欢迎来到生活网

来到这个国家生活后才懂得的“不成文规矩”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2 08:16:27 

 

编者按: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公序良俗,当人们离开自己出生长大的国家,去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总会发现一些和自己成长环境里不同的事物。本期约稿在不同国家的作者介绍在自己所生活的国家遇到的令他们感到惊奇、诧异或需要适应的公序良俗和文化差异。在他们所讲述的真实生活体验中,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的属于这些国家的“不成文规矩”还有这么多!

我又聪明又勤奋

为什么德国老板不喜欢我?

德国职场对中国员工的总体印象是:非常聪明勤奋,工作速度又快质量又好,常常一个人完成两个德国人的工作量。哪有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呢?然而,在一项针对外国员工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如果让德国老板回答最青睐哪个(德国以外的)国家的员工,首选中国人的并不多。

中国人的普遍性格在德国职场里会形成怎样的尴尬局面

这其实是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职场人际关系认知偏差,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人表达比较含蓄,害怕直接反馈会破坏和谐气氛。但这在直来直去的德国人眼里,说话太绕弯子,理解起来非常累。

第二,德国人非常喜欢就事论事地讨论,而中国人又刚好不喜欢表达个人观点,双方交流很难深入,不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常常因为太谦虚低调没有“被看见”。在德国职场,领导不仅看重事情的结果,也非常看重员工在整个事件中的参与度和过程分享。

和许多普通的德国毕业生一样,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本地的企业,干着一份和其他德国人一样的工作。不论换到哪个部门,我都是团队唯一的中国人。

从小到大进入新环境时爸妈都反复叮嘱我们: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处好关系;上班后要听领导话,谦虚谨慎,和同事处好关系。所以刚开始工作时,我也会不自觉地去讨好每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世。同事们对我也算是客气,但总是觉得他们围绕足球、假期和政治聊天我其实并不感兴趣。他们偶尔也会特意关照我,问一些关于中国的不走心刻板问题:是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为什么中国学生数学成绩那么厉害?回答久了我也觉得很无趣。

我猜当时同事眼中中国人的性格可能是:彬彬有礼、非常努力,但不善言辞,喜欢保持距离。德国老板眼中的中国员工也有一个刻板印象:勤劳敬业,任劳任怨;从来不反对领导,对同事也非常友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人,我相处的几个印度同事都莫名地自信,非常知道如何抓住时机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即使完全没有把握的事情也可以吹出200%效果,但一旦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他们吹出的许诺往往都是漂亮的泡沫而已。

在德国职场我是如何摘掉

中国人“好好员工”帽子的

加入团队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有些同事会利用我喜欢热心帮忙、不会当面拒绝这一点,把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都推给我做;而领导却会误认我只会被动地埋头做事,不愿意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因为在开会时我总是先认真听别人的意见,很少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开始有意摘掉“好好员工”的标签。一个女同事经常以需要带娃为由早退,然后把剩下的工作丢给好说话的我。在第四次时我严肃地和她说:“这不是我份内的事情,建议可以直接和领导反映一下情况,或者尝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很明显她没有料到这个“好说话的中国同事”会严词拒绝。从此以后她对我多了一份尊重,再也不敢凡事都麻烦我。

正逢春节,我专门去中国超市买了200个“幸运饼干”(在欧洲中餐馆经常饭后赠送给客人的零食,里面用英语、德语和荷兰语写祝福吉祥话),我分给每一个遇到的同事,然后和大家热情拥抱,再道上一句:“新年快乐!”大家先是有些惊诧,接着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中国春节吧!”然后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同事之间的疏离感也很快消失了。数月过后还有同事专门跑过来和我说:“幸运饼干上的事情真的应验了。太不可思议了!我请你吃午饭,谢谢你送的好运气!”后来,我们部门竟然因为我设立了在中国春节发“幸运饼干”的新传统。

因为一次主动大胆的团建表现

我终于得到德国领导的认可

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之后,我积极尝试改变领导对我这个中国员工的印象。这还要得益于春节前的一场团建活动。我们部门有60多人,抽签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个现场命题讨论,领导不许参与。

与其低调后退,不如主动表现。我索性拿起笔开始组织大家头脑风暴,把大家的建议总结归纳写在白板上。最后大家一致推荐我做代表去总结发言,这其实正中我下怀,终于有一次在全部门同事面前讲话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就马上答应了。

演讲开始后,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示意要第一个发言。上台后我并没有着急进入主题,而是先讲了一个笑话,试图提问营造一个开心的气氛:“大家知道我是中国人,你们知道我们除了会功夫和数学好,还擅长什么吗?”台下七嘴八舌地喊答案。我故意停顿了三秒,然后把手举到空中,示意大家安静。“我们还擅长引用孔夫子!”台下被这个看似合理又意料之外的答案逗乐了,因为德国的一些娱乐节目中经常胡乱编一些搞笑的话,然后安在孔子头上,制造节目效果。我神秘地说:“孔子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今天来讲讲东方智慧。请大家注意听讲,别忘记笔记哦!”

就这样,在大家的会心微笑中,我走到白板前开始演讲,效果异常好。这次演讲结束,我不但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和最佳提案奖,也在之后的酒会被部门大领导专门点名表扬,我的直属领导脸上也非常有光,全程得意地冲我笑。之后每周再开例会,直属领导都会特意问我:“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说了这么多,其实症结所在都是如何沟通,虽然母语不是德语,但学会了德国人的沟通和思维方式,可以为双方节省很多时间。要注意的是,直接沟通的前提是你要先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清晰的态度,并用最简洁易懂的语言明确表达出来。只要你不是故意针对个人,在德国职场不论同事、老板都会给你足够的尊重。 文/任淼淼(现居德国)

在瑞士生活你必须要知道的“不成文公序良俗”

欧洲很多国家都有那种传说中的国民性,每个国家都有个大概的“设定”:法国精致浪漫、英国保守绅士、德国守时严谨、意大利随性时尚……这些就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大家感知到并积攒下来的行为习惯和气质。而在瑞士的国民性里,“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遵守成文的法律,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和公序良俗。

瑞士有25%比例外来人口,虽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公共服务便捷,相对工资较高、税收较低,但很多外来移民觉得很难融入这里的生活,文化和心理上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这是为什么呢?

搬到新住处一定要先问

“你们这栋楼的洗衣文化啥样?”

在日常生活最能显现这种瑞士文化隔阂的地方就要数瑞士的洗衣房文化了。在瑞士大家很少拥有房产,以租房居住为主。租住的公寓房一般都不会每家每户有单独的洗衣机,而是所有租户轮流使用公用洗衣房。洗衣房一般位于公寓的地下一层,基本设施有洗衣机、晾衣绳,有的洗衣房配有烘干机。

那么使用过程中的规则频率和礼节就是租户之间需要协调的大事情,每个地方都会形成自己的“洗衣房政治”,所以在瑞士租房一定要问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你们这栋楼的洗衣文化是啥样的?”

洗衣房的规矩非常多样,有的公寓规定非常严格:每家每周或每月有固定洗衣时间,不能调整、错过不补;使用洗衣房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时间过了就算衣服还没晾干也得收走;最好用完洗衣机内外都用干布擦一遍,不要留下一滴水渍,洗衣房地板也用吸尘器打扫干净,关水关电闸,然后把洗衣房钥匙按时交到排在下一位的租户手里。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因为留下了三滴水没擦掉,被邻居警告。有的公寓邻里关系没有这么一板一眼,大家洗衣时间可以商量,如果家里有年幼的孩子或者经常出差、时间没那么固定的人就想要住在这种“洗衣房政治”更自由的社区里。不止一次有年轻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有时候憋不住了会在周日或者半夜悄悄“黑洗”。

本地人知道但难以明说的“礼节”

“硬邦邦”的社交方式有很多

还有一些是瑞士本地人都知道但是比较难以明说的“礼节”。首先说说打招呼:比如在郊外或者人少的农村见陌生人大家都会相互打招呼问候,而在人多的城市就不用打招呼,我观察发现好像城乡之间有条看不见的界线。从郊区进城过了这个隐形的线就不用说“你好”了,反过来从城里走到乡村过了线就要开始打招呼。另外,熟人见面要拉着手“左右左”亲三次脸颊。吃饭的时候要全家都坐下以后说一声“祝好胃口”,才能开始。

另外,瑞士式社交方法总有些看起来“硬邦邦”。瑞士人以效率高、准时、公事公办出名。比如瑞士人请你参加聚会也会白纸黑字写清楚,烤肉聚会一般会说明请所有参加者自己带上肉去烤;请人参加婚礼时,会说明只邀请你参加仪式和餐前酒,而只有少数特殊亲友可以参加婚宴。

也有例外:“告别”是非常漫长的。特别是私人聚会场合,动了要离开的念头就会说一句:我该慢慢离开了。然后全场转悠着告别,跟每个人都寒暄几句,最后至少花一个多小时。如果你就挥挥手离开,瑞士人会斤斤计较:“这个人太无情!”

相对保守的老年人会非常严格地期待小年轻给他们打招呼,严肃的老人家还会教训陌生的孩子:你们怎么不说日安,也会教训邻居家孩子没问好。外来移民更是这种事件的重灾区。本来是为讲礼貌而有的社会规范却用了相对粗暴的形式来沟通,所以难免会让人觉得难以融入,心有隔膜。

周日最好不要在室外晾衣服

半夜上厕所最好不要冲马桶

洗衣房文化和难以明说的“礼节”在瑞士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有点莫名的不成文规矩还有:

住在公寓房里半夜上厕所以后不能冲马桶,因为冲水的声音可能会吵到邻居睡觉。同理,也不能在深夜洗淋浴或使用吹风机。

不能在早上7点前或者晚8点后以及周末回收垃圾,因为自助的回收垃圾也有“营业时间”。而在营业时间之外使用就有可能造成噪音或者给别人带来不便。

周日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因为会有些比较老派保守的老人家不喜欢,觉得好不容易到周末了可花园看起来还乱糟糟。

周末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太早起床,免得他们吵到需要休息睡觉的邻居。但是因为这些属于不成文规定,有时会让人不知真假,还有点无所适从,也没法求证。 文/贾淑芬(现居瑞士)

日本人不可思议的淡薄人情和社交距离感

日本人人情淡薄,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比如这三年疫情时期,身边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其中一位新冠阳性了,但其他人都是阴性。家庭中,父亲阳了,而其他家庭成员照样是阴性……不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恐怕与日本人一直保持社交距离有一定的关联。同为东亚国家,日本人在社交习惯上与我们有很大不同。

日本人的社交距离感

体现在哪里?

据我观察,不少日本人不串门儿,即使过年过节亲戚也不串门,邻居之间也基本不串门。邻里有什么事,顶多就是站在门口说话。日本人搬家到一个地方,会给四周邻居一一送礼——毛巾、点心之类的见面礼,从此以后便极少往来。对日本人而言,就算是亲朋好久亦是极少会请到家里。所以日本的咖啡厅就成了重要的社交场所,朋友相聚或者商谈等等均在咖啡店进行。

日本人的社交距离感还体现在把钱算得很清楚。比如三五朋友吃饭,基本是AA制,不像中国人那样抢着付钱。餐厅里看一对恋人亲密谈话,到最后结账时,各自掏出钱包,在桌上数着硬币分摊付款,真让人感叹不可思议。

人与人保持社交距离感,可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个人隐私得以保护,日本人之间从来不打听彼此的收入和家庭成员情况,不打搅他人工作外的私人空间。坏处是有紧急事态,也难以启齿寻求帮助。

日本的家庭观念

疏离到什么程度?

日本人家庭成员间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小孩大学毕业之后,一般来说另立门户,平时偶尔与父母联系,过年过节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才回老家团聚。

我认识一对中日国际结婚夫妇。妻子是日本人,她的父母从外地来到东京探望女儿一家,结果他们不住女儿家,而是住到女儿家公寓的客房里。丈夫是中国人,觉得岳父岳母来了不住自己家有点过意不去,而妻子说,父母住在公寓客房会更自在些,吃饭时过来就好了。只是丈夫的父母从中国来日本探亲时,丈夫拼命说服妻子要让父母住在自家,说中国人如果让父母住在外边客房,会让人说不孝的。妻子不得不接受这文化差异。

我经常在路上遇到头发斑白的老人,弯着腰,拖着购物推车缓慢前行,即使腿脚不便,他们还是独立负重前行。日本有一种老人专用的购物推车,乍一看有点像婴儿推车,兜里头可装食材,盖上结实的盖子就成一把小椅子,老人随时可以坐下歇息。现在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五人中就有一人是处于独居状态,现有600多万名独居老人。

这些年日本出现专门针对独居老人的诈骗行为。骗子冒充老人的儿子、孙子等,在话筒那头喊“是我!是我”,接着说自己遇到麻烦如交通事故等等,需要长辈出钱帮自己。有些老人就信以为真,真的把钱汇出了。老人为何连子孙的声音都不认得了?这一类家庭成员间的疏远可见一斑。

为弥补人情淡薄的不足

日本完善了哪些社会服务?

日本是以不断完善的社会福利和商业服务来弥补人情淡薄的不足。中国人遇事找哥们儿朋友,日本人找能够提供对应服务的中介机构。

比如独居老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该怎么办?子女们借助商业服务来把握父母的动态。比如日本的安全警备和运输等企业提供上门探望老人的服务,并把独居老人的信息及时发给子女。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朋友讲述了最近生病的经历。由于是独居,生病时自己不想做饭,于是就叫外卖。去医院没人陪着去怎么办?原先走路不到10分钟的路程,为安全起见,通过手机软件叫了出租车,直接送到医院。有一次晚上突然人不舒服,头痛头晕,但是似乎还不到叫救护车的地步,于是通过FastDOCTOR软件(2016年设立的日本第一个连接患者和医生的医院工作时间外的紧急上门服务医疗平台)呼叫医生上门服务。 文/黄文炜(现居日本)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