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终身无孩率,中国不算高,趋势却令人担忧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生育率   生育年龄

2023-06-29 19:08:56 

图片来源:

作家|李珊珊

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加关心儿童数量的减少。

2022年,中国将出现60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近日,新闻报​​道称,《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49岁中国女性终身无子女率达到5.16%,即每20名女性中就有1人从未生育过孩子。

社交网络上,该研究的一个简单粗暴的横断面总结——“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终生无子女率越高”登上了热搜。

然而,这种简单的归因并不是研究人员的初衷。 热搜背后,与其他低生育国家相比,中国终身无子女率处于什么水平? 这会带来哪些个人风险和社会后果?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处理它?

相关课题组在已发表的《中国无孩率上升趋势:基于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社会和地区差异分析》中写道,研究希望:“观察生育意愿的演变轨迹和生育意愿的结果”没有活产,以及生育愿望如何最终转化为不生育的现实结局”,从而“发现导致生育愿望难以实现的社会和制度障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对策和建议”。

中国终身无子女率不高,但趋势堪忧

5月26日,英国医学杂志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多位中国学者发表了基于2010年和2020年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这是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最新呈现中国女性终身不育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驱动因素。

衡量一个社会的生育水平,通常采用的指标是总和生育率,即每个育龄妇女一生中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总和生育率达到2.1是维持代际更替和人口稳定的基本条件。 国际社会公认的警戒线是1.5,低于这个警戒线就有可能陷入“低生育陷阱”。 中国2019年总和生育率为1.52; 到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15,为全球最低。

晚生育、少生育、不生育都会影响总和生育率。 上述文章的作者关注了一个以前很少受到关注的现象:无子女妇女的数量不断增加。

研究中将终身不育的标准定义为直到49岁才经历过活产的女性。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定义,因为通常情况下,女性在49岁的时候,生育期就已经结束了。而如果她49岁还没有生育,就可以定义为终身无子。

研究人员在分析过程中发现,1960-1964年、1965-1969年、1970-1974年这三个时间段出生的女性,到了49岁的时候,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 49岁女性无子女率达到5.16%,是2010年同龄女性无子女率(1.29%)的四倍。

对比2010年和2020年的数据就会发现,2020年20-30岁女性未生育的比例较2010年同年龄段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 35岁女性中,未生育的女性比例有所上升。40岁女性中,未生育的人数从2.66%上升到7.85%。

作者总结道:“低龄妇女无活产比例的增加反映了生育延迟,而高龄妇女无活产比例的增加则是妇女生育率下降和终生不孕率增加的结果。”

研究团队利用上述数据进一步模拟预测表明,1985年出生的女性,到了49岁时,无子女率可能会达到12.41%(95%置信区间)。

终身无子女既包括由于生物学原因、婚姻状况、家庭变迁等因素造成的客观无子女(),也包括个人或夫妻(ss或call)的主动选择。 “终身不育率上升是发达国家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东亚地区极低生育水平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终身不育率呈上升趋势作者在文章中表示,利率正在开始显现。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由于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的变化,不结婚、不生育的群体规模逐渐扩大。 在一些欧洲国家,育龄期末无子女的妇女比例通常约为 20%。 2010年,在中国香港,大约三分之一的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女性没有孩子; 在新加坡,这一数字为 21%; 在韩国,这一数字约为 19%。 在几乎成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和终生无子女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的日本,1978年出生的女性中有27%没有孩子。

与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相比,我国终身无子女率不高,终身无子女率上升趋势刚刚显现,但晚婚、晚育、少生甚至少育的发展趋势无需关注生育情况,这种上升趋势在城市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更为明显。

哪些群体更有可能没有孩子?

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终生无子女风险存在显着的群体异质性,例如:未婚人群、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城市群体、家庭规模较小的群体、无宗教信仰的女性等无子女率较高。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更有可能不生育。

_中国2016年女性出轨率_中国女性选举权开始

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的数据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2020年,49岁女性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女性中无子女比例约为4.42%,高中文化程度女性中无子女比例约为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女性中无子女比例约为7%。大约是8%。 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客观上导致了婚育的推迟,也对人们的婚育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获得学士及以上学历的女性中,不孕倾向明显上升,对女性生育必要性的认知程度也明显下降。

2020年各省45-49岁无子女儿童比例(来源:参考资料[1])

除了教育程度差异外,城乡无子女妇女比例也存在显着差异。 35岁时,城市女性无子女比例为13.78%,农村女性为7.29%,农村女性为9.09%。 49岁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6.29%、5.50%和3.72%。 作者解释道:“城乡无子女比例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中国城乡二元制度造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婚育观念差异。 ”

从地域上看,北京和上海45-49岁女性没有孩子的比例分别为11.92%和8.18%。 但在其他一些地方,如吉林、黑龙江、辽宁等东北三省,无子女率分别为8.59%、7.9%和7.11%,远高于全国水平。 这些省份的总和生育率多年来一直低于1.0。

与欧美国家婚外生育普遍、多孩比例较高(20%以上)的多元化生育特征不同,我国婚外生育很少、多孩比例较低。 对数量和生育力的负抑制将更加强烈,并且难以通过其他机制来补偿。 如何稳定快速上升的终身无子女率,是我国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口与健康》杂志发表了中心主任何丹的文章《建立以加强独生子女生育支持为重点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文章还强调了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并分析称“一胎生育的低迷和延迟是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婚姻家庭和终身不孕的看法

中国2016年女性出轨率_中国女性选举权开始_

图片说明:女性群体越年轻,未婚对无子女率的贡献就越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结婚生育年龄推迟,自愿不生育的女性数量增多。 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世界各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除了接受这一事实之外,各国还在详细分析其公民终身不孕的原因。

在一篇文章“女性的生活:-?”中在《欧洲人口学》杂志上,作者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综合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的研究人员。 分娩原因。

研究发现生活网资讯,虽然单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未生育女性中所占比例较高,但生命历程的重大变化,如就业困难、长期失业等也会增加女性放弃生育的机会,而这一点,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女性中尤其明显。

在美国,无子女女性的一部分是“15岁就开始工作但没有完成学业的女性”; 根据这项分析,德国和美国的无子女女性中,比意大利和波兰更有可能有伴侣但没有孩子,文章将这与文化和婚姻态度联系起来。

理论上,终身无子女水平的变化由未婚和已婚无子女两部分的变化决定。 一项针对东亚和西方无子女妇女的研究表明,“在西方,随着同居和非婚生子女的增加,婚姻与生育的关系已变得不那么密切,而在东亚(以日本为代表),婚姻与生育的关系变得不那么密切了”。和分娩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法国,超过 60% 的生育是非婚生的,而在日本,永久单身女性与永久无子女女性几乎处于同一曲线上。 东亚社会无子女率较高与相当大比例的适龄群体推迟或不结婚密切相关,也有部分是由于已婚人群无子女率持续上升造成的。女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关注了“未婚”对中国女性无子女率上升的影响:与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7年同年龄段女性无子女率上升中2020年,未婚无子和婚后无子的比例增加更为显着,且女性越年轻,未婚无子的比例增加越显着。

高无子女率与低生育率如何共存?

终身不育是影响整个国家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相同的女性终身不育率仍然会导致整个国家生育率的差异。

一项针对意大利和英国无子女现象的研究发现,尽管两国的无子女现象相似,但由此产生的生育率却不同。 意大利的生育率几乎是欧洲最低的,英国的生育率也很低。 没有那么糟糕。

研究发现,在意大利,“无子女率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妇女在公共领域,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中角色的结构性变化,这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家庭范式”。 现代女性一方面面临更多的经济责任和压力,但另一方面,她们仍然需要履行传统的家庭角色规范。 他们不得不推迟结婚和生育。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英国,人们更愿意接受无子女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公共性别角色之间的脱节不太明显,多子女家庭的比例较高,因此无子女的比例也较高和私人领域。 少子现象与整体较高的生育率并存,换句话说,多子女家庭的普遍存在平衡了高无子女率对较低生育水平的负面影响。

论文作者之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翠玲向知识分子解释道:“终身无子女率只是观察低生育率的一个视角。要充分认识当前的低生育率状况看,多个中央文件都提到,要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尊重生育主体,尊重选择,尊重多样性,包容多种生育行为,提供全面综合的生育政策支持。”

这群研究中国终身不育问题的学者希望:“通过考察终身不育群体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导致最终不育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发现导致其最终不育的社会和制度因素。使想要孩子的愿望难以实现。” 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对策和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家庭政策建设,微观上促进有生育愿望的个人和家庭实现生育愿望,满足其对家庭组建的向往,努力使我国终身不育宏观率保持在一定水平,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