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团、暑期学校项目的兴起,无疑为中产家庭选择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如何在众多选择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张晨晨 撰稿
对于要申请海外大学,尤其是去常春藤名校的学生来说,暑期游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疫情结束,出境游刚刚放开。 不少中介机构抓住这个窗口期,疯狂宣传和组织游学活动。 这是除了帮助申请海外大学、写文书之外的另一个收入来源。
01
据我了解,北京有一个中介机构。 10人的游学团队每人需要收费1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87000元),不包括机票和签证费。 “特种兵”出行的安排一般比较紧凑:上午和晚上参观学校,晚上召开小组会议分享,第二天早上继续参观。 整个行程包括参观20所院校,横跨7个州和15个城市。
报到安排如此紧张,报名依然很火爆。 短短一个月时间,团队从10人扩大到20人,费用照常收取,没有任何折扣。
除了游学之外,还有暑期课程项目,简称暑期学校。 您可以在美国大学参加为期半个月的暑期课程。 费用按正常本科学分计算,一个学分是几千美元。 算上半个月的食宿和机票,半个月至少要十万人民币。
我刚刚结束了为期10天的游学。 我带着一位北京的准高中生,从波士顿出发,途径纽黑文、纽约、普林斯顿、费城、巴尔的摩、达勒姆,最后回到华盛顿。 出访美国7个州,参观哈马亚普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东海岸10所名校。
每次去学校,我都会参加学校学生带领的咨询会( )和校园参观。 同时,我提前见到了想要主修专业的学校教授,并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咨询了校园文化、研究课题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除了体验名牌大学一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设施外,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藏品甚至比一些市级藏品还要珍贵。
▲阿默斯特学院博物馆(图/作者提供)
看到的就是值得看到的,无论网上咨询多少次,无论中介渲染得多么好,当你访问现场时,你仍然会被震撼,尤其是感受到学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和环境,以及未来你可能需要在这里深住4年还是很重要的。
在游学期间,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 没想到,我遇到了很多只有小学五六年级的美国学生。 父母陪着我。 除了暑期旅行之外,孩子们从小树成长起来,其实也是一个目标。 有的还在读小学,有自己的兴趣,比如计算机、生物、数学等。
02
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是对公众开放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资源,有的暑期学生会带领参观团免费参观,而有的中介机构会冒充独家合作资源来忽悠不知情的家长。
比如耶鲁大学,教学楼都是分散的建筑,每栋建筑都有一定的距离,不是传统的封闭式校园; 再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虽然校园大门可以随便进入,但普通游客只能从外面参观教学楼,教学楼需要刷卡才能进入。 像这样的学校参观,如果遇到欺骗性的游学团,导游会把学生带到聚集地,让学生自行游览——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图/作者供图)
除了参观学校,食宿也是他们的盈利点。 毕竟在异国他乡,住宿的安全和饮食的合理规划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别说未成年,就是成年人都会有一个适应水土不服的过程。
还有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很多游学团收取高额费用,却带孩子住汽车旅馆(类似国内招待所),吃最便宜简单的快餐。
这样过了十多天,别说孩子了,大多数成年人也会上火或者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 因此,住宿标准的不透明、不公开也是游学团的一大难题。
与这些相比,当地的导游和司机是否有合法的工作资格,旅途中是否给孩子购买了保险(在海外发生意外造成的医疗费用很高生活网消息,如果没有保险的话,就需要花费一些钱)。叫救护车一万元多少钱),整个行程的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是家长在筛选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03
至于游学能学到什么,钱值不值得花,决定因素还是孩子自己。
比如我这次陪游学的初中学姐,就有我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出发前她就已经和学校里的教授建立了联系,并通过邮件提前沟通。 当他们见面时,她会更多地了解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建立社交网络,了解学校对该专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对于这样一个独立性强、自我意识强的孩子来说,出去游学还是有收获的、有意义的。
还有一些是基于父母的比较和跟进心态。 孩子的同学要么去欧洲,要么去北美,自己的孩子在国内就稍逊一筹; 高,就算咬牙也要付出代价。 这种游学纯粹是游览,而不是学习。
▲普林斯顿大学的建筑非常复古(图/作者提供)
中国的一些家长,仅仅因为看到了别人家庭的“优秀孩子”,就效仿别人成长道路的成功模式,按照葫芦画瓢来培养孩子,完全忽视了孩子不同家庭的主体差异和客体差异背景。
美国中产阶级孩子的暑假,除了和父母一起去露营、旅行外,16岁左右的孩子还会去工作、做志愿者,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在当地社区组织活动,或者创建自己的网站和俱乐部,多做一些事 关主动性和领导力。
孩子清晰的自我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 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是日积月累奠定的良好基础。
父母不仅要看看别人的孩子在做什么,还要看看别人的孩子为什么能做他们所做的事情。 孩子的教育不是硬件的积累,家长的参与和认知发挥更大的作用。
04
游学团、暑期学校项目的兴起,无疑为中产家庭选择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如何在众多选择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盲目跟风游学可能会让孩子迷失在名校背后的迷雾中,无法真正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 相反,如果你能在游学期间坚持独立思考,探索专业兴趣,那么即使游学的成本比较高,也可能成为一项值得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教育道路不应该因为父母的比较而左右。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不同优势和兴趣的个体。 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道路,是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和培养至关重要,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成功。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图/豆瓣)
总而言之,中国中产家庭游学热潮的背后,不仅有家长的焦虑和期待,还有中介机构的商业运作。 但是,家长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游学不仅仅是参观名校,更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领导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繁荣。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