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城市经得起考验吗?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城市   海绵   极端   灾害   韧性

2023-08-18 14:02:05 

文/陈钰琪

今年夏天,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极端降水天气。 此前,罕见高温肆虐地表,中暑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全球山火、干旱频发。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过去20年来,受灾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约2.9万亿美元。

灾害影响(1980-1999年与2000-2019年比较,来源:联合国防灾减灾机构)

我国研究表明,2001年至2020年,年均受洪涝灾害影响人数超过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1678.6亿元。

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暴雨(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持续的城市化趋势放大了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人口稠密的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城市能否经受住考验?

极端天气考验城市治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气温上升、降雨增多、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世界。

据联合国防灾减灾机构(UNDRR)报告,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全球共发生重大灾害7348起。 其中,洪水事件比前20年增加了134%,高温事件增加了232%,风暴事件增加了97%,各种山火增加了46%。 这些灾害共造成123万人死亡,全球经济损失约2.97万亿美元。

各类灾害发生次数(1980-1999年与2000-2019年比较,来源:联合国防灾减灾机构)

城市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2019年,联合国对1860个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地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暴露度和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球88.9%的城市至少遭受过一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76% 位于极易遭受洪水相关死亡的地区。

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公共危机将成为常态,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东焕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气温上升1.5℃,我国发生高强度极端温暖事件的风险是基期的2.14倍1986-2005 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全国高强度极端降水事件普遍增多,其中华北、东南地区发生风险增加最多,极端闷热天数是基期的5.34倍。

以洪涝灾害为例,近年来,北方城市应对极端暴雨频率不断增加,而北方城市自然水网分布密度低,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和应急管理经验不足。不如南方城市。

_暴雨极端天气原因_暴雨和高温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李莹等人研究显示,近10年来,除了死亡人数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洪水造成的损失较前10年有所增加。年。 其中,黑龙江、河北增幅较大。

至于酷暑,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酷暑在城市更为明显。 热浪来袭,每年夏天都会出现电力短缺的消息:2022年,水电大省四川将因极端高温干旱而严重缺电; 造成主要道路交通信号灯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除了加剧电力需求和供电系统超负荷外,高温还会增加基础设施维护成本,甚至损坏设施。 例如,2022年,英国伦敦卢顿机场的跑道因气温上升而被迫关闭维修; 欧洲数百趟列车因铁轨变形而取消; 爆裂。

“海绵城市”建设10年

然而,极端天气即将来临,而城市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国际非营利组织CDP 2021年对全球812个城市的研究显示,43%的城市没有应对极端天气的计划,主要是由于预算成本限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克在发言中也指出,目前各城市还没有专门针对极端天气进行规划和建设。

在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最广为人知的措施就是“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水和水系统问题出发,以城市雨水管理为核心,用技术手段改变城市雨水因因素无法自然渗入地下的现状。例如大部分表面被硬化。 缺点是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可以吸水也可以排水,使雨水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在城市中储存和释放。

_暴雨和高温_暴雨极端天气原因

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来源:《2018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白皮书》)

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下雨时渗水蓄水,干旱时“放水”,平时蓄水。 而且,海绵城市主要作用于短时小量降雨,即“对小雨作用较大,对大雨作用较小”。

近期,由于暴雨、洪水席卷多地,这个概念被多次提及。 但事实上,季风气候下,降水严重不均,排水管再粗也无法解决瞬时排洪问题。 所以,面对这场百年一遇的洪水,我们无计可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下水道设计主要借鉴前苏联的“地下管网”排水。 排水管径较小,难以应对强降雨。 加之城市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硬化地面取代了水域和洼地,土地的滞洪能力下降,河流失去了弹性,城市内涝更加严重。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造成79人死亡,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治理城市内涝刻不容缓。 为了应对城市内涝,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时,要优先截留有限雨水,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堆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前后,海绵城市迎来密集建设期。 当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015年,财政、住建、水利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启动。 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申报和遴选。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80%以上达到吸纳海绵城市的目标要求。并重复利用70%的雨水。

_暴雨极端天气原因_暴雨和高温

原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透露,海绵城市建设投资预计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至1.5亿元。 住建部原副部长卢克华也表示,首批16个试点城市三年计划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超过450平方公里。

国家级试点城市享受中央财政专项补贴三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已经10年,已经达到因地制宜、花小钱办大事的精准建设阶段。 2022年4月,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杜绝“海绵城市万能”、“海绵城市无用”。避免了。 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城市更新、空间布局、产业升级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与灾难共存可行吗?

除了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之外,快速的城市化趋势不仅放大了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也对政府建立韧性和包容性的城市体系提出了挑战。

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生活网消息,世界上十分之七的人将居住在城市,发展中国家约90%的城市扩张将靠近灾害多发地区。

1981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20.16%,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89%。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极端天气更加频繁,损失将难以估量。 未来,面对“百年一遇”的灾害,以往的灾害应急管理模式将不再能够应对。

暴雨极端天气原因_暴雨和高温_

“海绵城市”理念倡导者、北京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住建部海绵城市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于孔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媒体呼吁,不能单纯依靠人工蓄水、防洪堤坝、管道、水泵等排水“灰色”基础设施,破坏原有的自然系统。

面对极寒、高温、干旱、洪涝,“韧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韧性,是指一个城市在面临各种急性风险冲击和慢性压力时,有效抵御、适应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如何抵御极端天气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申请洛克菲勒基金会“100 个抗灾项目”的城市中有 30% 将洪水列为首要灾害(来源:世界抗灾城市网络)

以荷兰为例。 由于地处三角洲地区,26%的土地低于海平面。 荷兰经常遭受洪水袭击。 面对洪水,与其依靠混凝土抗洪,以“堵”的思路不断筑坝,不如与水共处,与水为友。

例如,在阿姆斯特丹,许多建筑物漂浮在水面上,可以随着水位上下移动; 在鹿特丹,篮球场、停车场、休闲公园等公共空间被改造成“蓄水池”。 然后放电; 鹿特丹还在社区大力推广“绿色屋顶”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建筑物隔热,还可以在城市遇到大雨时蓄水,提高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恢复力。

针对高温,韧性城市也有一些措施。 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城市内构建了“气候避难网络”,利用学校、户外公园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休息区和水源; 法国“清凉岛计划”提出,行人步行7分钟内即可找到清凉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公交车站等。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韧性城市”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 2022年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中长期目标纲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北京为例。 2021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预计到2025年,北京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和项目。 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努力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建设韧性城市不仅需要工程学、生态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共同参与,还需要跨区域协同作战,对城市进行全面改造,使城市在灾害面前能够快速、从容地应对。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