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在行将被处决时,低声对儿子说:
“记住,花生和豆腐一起嚼,吃起来像火腿肠。”
之后,他慷慨赴死。
在他去世之前,他仍然贪吃人间的山珍海味,可见他是一个“贪吃”的人。
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战乱、饥荒,温饱需求尤为强烈。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饕餮”队伍显得尤为强大。 但善于吃者,气势磅礴,能将百味写于纸上者,却香气四溢,令人齿颊留香。
汪曾祺是个例外。
● 汪曾祺
中国最“吃”的作家
汪曾祺以写作成名,曾自称“中国式抒情人道主义者”。 但“爱吃”和“懂得吃”却是他在文坛上出色的“杀手锏”。
他曾说:“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有的人喜欢去百货商店,有的人喜欢去书店,我宁愿去菜市场。看看生鸡生鸭,新鲜多汁瓜果蔬菜,还有红红的辣椒,被压榨着,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因此,在他的眼里,在他的笔下生活网消息,鸡、鸭、鱼、瓜、果、菜都代表着热闹的生活,充满了世俗的热气腾腾的气息。
● 汪曾祺去菜市场
尽管他离开家乡多年,回忆起当地的许多美食,但他仍然津津有味地谈论,并诉诸于文字,更加生动、令人垂涎欲滴。
他这样描述家乡高邮的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品质优良,油脂丰富,蛋清细嫩,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干、粉状,吃到嘴里就像嚼石灰一样,油质特别逊色于其他地方。鸭蛋,正如袁子才所说,是带壳的,切是宴席上待客的一种方式,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一扎下去,就吱吱——红色的油就会出来。”
后来他游历各地,不屑地谈论起外地的咸鸭蛋。
俗话说“大海难水”,吃高邮的鸭蛋,吃外地的鸭蛋就觉得索然无味。
他写到家乡的枸杞:
“春天的早晨,尤其是小雨过后,就能听到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大多是附近郭村的姑娘,加油!” 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里,一种长方形的竹篮,叫‘元宝篮’。枸杞头承载着雨水,女孩的声音也承载着雨水。”
他的心应该已经被一川秀水充分滋润了,所以当他听到女孩的哭声时,他就感觉雨淋满了。
● 汪曾祺
除此之外,泡菜蘑菇、炒饭、阳春面、小馄饨、蒸饺、烧麦……都是他的“相思之物”,依附于他的梦想。
食物所对应的,往往是母亲的味道; 常常令我难忘的是对家乡的爱。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西晋文学家张邯为何在洛阳为官而思念吴江,而辞官回乡,喝“鲈鱼水荠汤”;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余光中为什么乞求一瓢“长江水”了,因为“长江水如酒”是“醉酒的味道”和“怀念的味道”。
对家乡的美食情有独钟,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地方的美食。
在《肉食者不卑鄙》中,他讲了淮安菜的狮子头、镇江的炸蹄子、上海菜的咸渡鲜、宁波的黄鱼、徽州的臭鳜鱼、蜜柚。福建的牛肉、四川的灯影牛肉、东北的白肉火锅等,都是珍品。
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口味要宽、杂,“南甜北咸,西辣西酸”,都应该尝试一下。 饮食如此,文化亦如此。
汪曾祺曾走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尝尝”。 品尝过后,还要细细品味,对它的食材、外观、味道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总结,用文字表达出来,广泛传播,无形中成为当地美食的“推广大使” 。
● 汪曾祺家宴菜单
这么爱吃的人从来不会把做饭当成一种负担,并乐于做一个勤快的“厨夫”。
一年到头,两顿饭都是他自己做。 他在厨房里“翻来覆去”,煎呀煎。 忙活了一番,他把菜一一摆到了桌子上,看着别人吃得心满意足。 至于他自己,经常吃几口就停了。 然后他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于是常常夸口说:
“愿意为别人做饭的人就不那么自私。”
但一个“会做饭”“会吃”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三拳两脚”。 在吃的问题上,他总是勇于尝试、尝试“寻找新点子”。
王老的拿手菜是“水煮干丝”和“酱豆腐肉”,他自己的菜有“酿油条”和“蜜萝卜”。
时任高邮副县长的文化学者朱延庆每次进京都会到王家拜访。 老乡来了,汪曾祺常常用“家乡菜”招待他们。
● 1991年,汪曾祺在家乡高邮的芦苇丛中
在他著名的“粗菜烹调,精心烹制”的《王家宴》中,对肉馅油条的赞誉最多:
“将油条切成半寸长的段,用手指挖出内层,塞入肉末、葱花、榨菜,入油锅炸。油条里有明矾,比春卷还香,油条酥脆无比,嚼起来真能感动十里人。”
“这是我的发明,我可以申请专利。” 当客人吃得满嘴都是口水时,他更加得意了。
汪曾祺的厨艺在文艺界享有盛誉。 每当有港台作家或汪曾祺的国外研究者来北京采访他时,中国文联都没有安排客人在酒店吃饭,而是直接让他们享受一顿美餐。在汪曾祺家里“过节”。
有一次,一位法国客人拜访汪曾祺,汪曾祺煮了盐水煮毛豆。 法国人第一次吃盐水煮的毛豆,甚至连毛豆的壳都吃了。
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来访时,汪曾祺为她特制了煮干丝。
● 汪曾祺、聂华苓合影
煮干丝是聂华苓儿时的记忆,但她在美国再也没有吃过。
这天,聂华翎端起碗,连剩下的汤都喝光了。
西南联大的“书呆子”和“吃货”
他曾说过:“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冷的,只有我的地方是热的。”
出生于地主家庭的汪曾祺在离开家乡之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少爷”。
爷爷不仅是一位前学者,也是一位名医; 父亲多才多艺,擅长绘画、拳击、烹饪、治病。
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陪他放风筝。 风筝线是用绳子和羊肠等昂贵的材料制成的。 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风筝线不会弯曲。
十几岁的时候,汪曾祺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曾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享乐主义者”。
十七岁时,他恋爱了,当他泼墨写情书时,父亲正在“指点江山”。
正是因为父亲的豁达,汪曾祺从小就“无拘无束”:每天东闯西闯,到野外去,到河里钓鱼,看人们在溪边钓鱼,常常在临街的各种商店里闲逛。 于是,你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贩子和典当,以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东西……
在他眼里,世界充满了有趣的事情。
● 年轻的汪曾祺
1939年6月,汪曾祺19岁。 从未出过远门的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从上海坐船到香港,再从越南乘坐滇越铁路火车到达昆明西南联大。
但上大学对他来说也是为了“追求潇洒”:
“我在申请表上填了西南联大,我刚刚听说这三所大学,尤其是北大,学风很自由,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意,可以玩玩。所以我来这里。 。”
但他的行为应该得体。 当一朵、刘文典、唐兰等人在西南联大讲课时,他全神贯注、崇拜不已。
如果遇到不喜欢的科目,他甚至不去上课,成为有名的“树干王”。
但作为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汪曾祺在中文系的小图书馆里读了很多书。 至于类别,我非常确信这匹马是免费的——看看它就知道了。 他每天晚上都会和另外一两个同学去图书馆看书,甚至熬夜,“直到鸡叫才回宿舍睡觉”。
大会轻松、开放的氛围似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置身其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
西方通史课上,老师让学生画了一张马其顿地图,他就交了。看完后,老师幽默地笑了:
“你的地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没有科学价值。”
这样一个“强硬”的学生如果遇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可能迟早会被开除,但他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中:
在杨振声的《汉魏六朝诗选》课上,汪曾祺以出色的才华写了一篇小报告,并获得了课堂上免期末考试的特权;
连沉从文、闻一多都对这种“刺刀式”的写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文满分是100分,沉从文大笔一挥就给了他120分:
“他写的小说比我好。”
沉从文甚至对这个叛逆的“徒弟”做出了非常前瞻性的预测:
“联大新作家很多,也有几个不错的,有汪曾祺,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
一位曾在联合国大学任教的作家、教授来美国讲学。 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来培养了这么多人才,设备这么差,教授和学生生活这么艰苦。
作者回答:自由。
这种“自由”,让汪曾祺的天性不被压抑,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 汪曾祺、沉从文
除了读书和写作,“找吃的”是他在UNU的三大乐趣之一。 许多年后,他回忆起新校舍对面早餐摊上一位老太太卖的煎蛋卷,形容味道很香:
“瓷盆里,有鸡蛋和少量的水,和成细面条。舀一大勺,铺在平底锅上,炒至熟,加一把葱。广东老太太是这样的。”很舍得放猪油,鸡蛋饼煎得两面焦黄,猪油吱吱作响,香喷喷的,一个鸡蛋饼直径一尺,吃起来很满足。
他还很怀念街边的炒菠菜:“菠菜极其嫩,油大,火候均匀,味道极其鲜。”
那些年,日本轰炸机经常来袭,还有人因为防空洞跑进山里; 但他一路狂奔,跑进了松树林。
理由是“有一片青翠的马尾松,树下有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空气也好,还可以在树下采摘成熟的松子吃”它们咬起来很脆。” ,不用担心饿着。”
在“第二故乡”昆明的七年里,他走访了翠湖、文林街、龙翔街、凤珠街、福永路、显圣坡、大观楼、转塘、白马寺等充满特色的地方; 至于街上的小吃,他都尝过:米粉、丝饵、汽锅鸡、黑锅鱼、腐乳肉、火腿月饼……
这一切都在他的脑海里扎根了,当他日后遭受苦难时,这些回忆就成了一种精神支柱:“如云南朝霞云,贾弹余音。”弦乐和朗诵。”
当时,当局招募应届毕业生为美军担任翻译,否则就会被解雇。 汪曾祺拒绝应聘,因此没有获得西南联大的毕业证书,这也成为他后来人生的伏笔。
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努力寻找工作,最终进入一所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那是一所办学条件非常差的学校——校舍是废弃的仓库,窗户连玻璃都没有,老师们还要上山挖野菜。
后来他到了上海,就很难找到工作了。 他曾经想过自杀,沉从文就写信骂他:
“因为一时的困难,哭成这样是没有用的,甚至想到自杀!你手里有笔,还怕什么?”
于是,为了道亮,他开始努力创作。
后来,由于未婚妻史松庆成为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汪曾祺也去了北京,但仍处于失业状态。 最终,沉从文帮他找到了一份历史博物馆文员的工作。
1950年,汪曾祺加入北京文联,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唱》、《民间文学》编辑,暂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八年后,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右”风暴中,汪曾祺果然卷入其中。
当时,他给妻子石松青留下了一张纸条:
“等我五年,等我忙完就回来。”
● 汪曾祺与妻子石松青
下放到张家口期间,年近四十的汪曾祺背着170多公斤麻袋,扫猪圈、捡粪便。
一位书生,生命只有三尺,努力在血肉之苦和无尽苦闷中寻找乐趣:在果园劳作时,他感叹杀菌剂是“美丽的天蓝色”; 有一天,他突然高兴起来,只因为我摘了一个大蘑菇,我就可以拿它给家人做一碗汤了。
当地土壤肥沃,盛产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个品种的土豆,令人印象深刻。 于是,他画出了马铃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并整合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集》。 画作完成后,汪曾祺的“吃货”本质暴露无遗:“埋在牛粪火里,烤着吃”。 他自豪地说:“全国没有人像我一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土豆。”
1960年10月,汪曾祺右派“帽子”被摘掉,苦役结束。 后来在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因改编京剧《沙家浜》而名声大噪。 但很快“暴风雨”又来了,他被批评为“反动权威”,被关进“牛棚”。 他不仅要砍柴挑煤,还要写“检讨”。
当时,我女儿王明看到有人受辱跳楼,就央求父亲:不要自杀!
他心不在焉地看着女儿,道:“好吧。”
孩子们有时会摸他被“造反派”强行剃光的头,并称他的父亲为“小癞子”。 他也不生气,任由他爱抚。
汪曾祺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在极度无助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种比哀嚎更凄美的幽默感。
当许多肉体和灵魂倒下时,他时常想起对女儿的承诺,于是他在“活着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一扇解脱之窗:继续偷偷地写作。
● 汪曾祺76岁时的全家福
他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他很幸运有这样的经历,否则他的生活会更加平凡。 于是,各种名篇就诞生了。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发表于1980年,时年60岁。 晚年的名气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气。
作家杨默读完他的《大闹纪事》后,觉得“让人仿佛走在春田里,闻着清新温暖的花香”。
他的“黄油煎饼”是困难时期的渴望。 小说中,奶奶饿死后,母亲终于“硬着心肠”,给小儿子烤了两片黄油面包:
“小生一边吃着油饼,一边流着一串串眼泪,眼泪都流到了嘴里。油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浩劫之后,“伤痕文学”风靡一时。 那是一个时代在无数人心中留下的伤痕,但他写的是美食,写的是温暖,写的是对美与爱的追求。
汪曾祺曾写过《天鹅之死》。 故事起源于1980年冬天,四只天鹅从北京玉渊潭公园飞过,汪曾祺每天都在四处走动,看看这些小生物。 但有一天晚上,有人用枪杀死了天鹅,想吃它们的肉。 汪曾祺一气之下,回来写了这篇小说。 他在写这部小说时,不只是感叹和感叹一只天鹅的命运,而是为许多失去对美的热爱的人们感到深深的悲痛。
不善待“美”,又如何懂得珍惜“爱”? 慈悲心没了,人心也没了。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造福于世界、造福于人心,希望能够滋润人们的感情,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唯一连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
当初有人劝汪曾祺写一些宏大叙事的文章,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和我打交道已经很久了,我宁愿做我。”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追随平庸的人容易,而坚持自我的人却很难。
他漂泊了半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他始终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光四处流连,文笔蓬勃:人间一草一木,四方山珍,游子在世界末日,老人的往事,都在他的笔尾写满了温暖又平易近人的文字。 魅力。
为此,有人评价:“汪曾祺享受着世间表面的享乐,过着安定火热的生活,只有一种感觉:此人是一脸幸福的真佛。”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王先生都是一个能自娱自乐的人:
“无论去哪里,都要找点乐子,想办法,总是一脸愁容,为什么?”
● 汪曾祺正在写作
1987年,汪曾祺应邀赴美国参加国际写作项目。
晚会上,聂华苓演唱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畔》。 台湾作家陈映真讲述了她对祖国的感情。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哭过了,”他说。
聂华翎也很激动,道:你真是太好了! 你真可爱!
他做人做事都非常诚实,心连心:
“人生如梦,但我投入的是真爱。”
1997年,77岁的汪曾祺因饮酒导致食管大出血。
病床上,王先生还在想着好吃的东西。 他缓缓抬起头,问女儿王超,星儿该下来了吗?
他甚至恳求医生,能不能用茶润润嘴唇?
医生苦笑着答应了,汪曾祺一下子精神起来,用力喊女儿:
“给我一杯碧绿透明的龙井茶!”
但最终他并没有喝到他一直记得的那口长井。
住院一个多星期后,汪曾祺突然去世。
● 汪曾祺
以前,他总是在写完文章后让孩子们读,但孩子们并不认可。 他喝醉了,直到他为自己辩护:
“我以后要进入文学史。”
后来他才真正进入文学史,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冯唐说:“明末王老的散文,打开窗户就能闻到江南的荷花香。我细细品味,不仅是荷花的香,还有湿漉漉的泥土,还有心中那摇曳的小船。睡一会,醒一会,醒了让我们跟随王先生,走走停停,享受诗意的生活……”
所以,最懂得吃饭的老人,其实也是最懂诗情画意的人:他将一生的风雨,吐出,化作醇厚的老酒,香气四溢,洒向人间。每一个字。
“吃”是一种生活态度
当年,苏子因“乌台诗案”数次被贬,一路南下。 他在《自题金山像》中嘲讽自己的命运:“问如萍一生之功绩,黄州、惠州、儋州。”
即便如此,他仍能泰然处之,不仅表现出“老人与年轻人闲聊”的豪迈大方拥抱,而且享受当下,写下“长江走遍全国”。知鱼美,竹接山感受笋香”、“日复一日”。 吃三百颗荔枝,我永远不会放弃成为岭南人的乐趣。
在黄州,苏轼还潜心研究猪肉的吃法,写下了《猪肉颂》:“清锅节水,柴火不起烟,熟了勿催他”。有了它,热量就足够了,然后他就很漂亮了。”
在现代文坛,张爱玲一直是一个“冷”人:与世隔绝,郁郁寡欢,但在她的写作中,却表达了她对“吃”无比的热情:
“小时候在天津经常吃鸭舌萝卜汤,学会了咬住鸭舌根部的小扁骨,像鞋拔子一样把它拔出来。”
● 张爱玲
她写的《蒜炒苋菜》,色彩斑斓,足以震碎颜料盒:
“苋菜上市的时候,我总是端着一碗黑油、油、紫红、墨绿丝的苋菜,里面肥白的蒜瓣被染成浅粉色。光天化日之下过马路就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粉红色的小花,上面点缀着暗红的苔藓和绿色,锯齿状的边缘和大而尖的叶子,朱翠散落,但这花并不香,不像辣的那么香。苋菜。”
中国台湾作家董桥写的吃喝,充满资产阶级意味。 在他写的《我们去喝下午茶》中,品茶的比喻堪称“神来之笔”:
“所谓一壶茶,只能重游;初游鲜美,继而甘甜。三游已尽,故有‘初游婷婷十三年有余’之说。” ,而二游则是碧玉破瓜之年,三游以来,绿叶满荫''!
董先生显然是一位懂得品茶的“生活者”!
内蒙古著名作家苏力,写美食也很出色。 她在《万物的出现》中写到了酸菜和白肉:
“把酸菜切成细丝。酸菜能切多少层,是一个家庭主妇厨艺的考量。切片越多,切出来的酸菜就越薄。然后把五花肉切成薄片。” ,最好带皮。先把肉片煮一下,抹油,加入酸菜一起煮,千万不要放酱油,汤一定要煮到像奶汤一样亮白,直到肉片失去灵魂。 ..”
这一刻,肉片“疯了”,连观众都忍不住“食指抽搐”。
● 汪曾祺及其家人
俗话说,男女吃喝,大欲皆有。 但生而为人是一种爱的劳动。 为此,香港作家李碧华感慨:
“这就是生活,即使你尽力了,结果也是上天决定的。
有的人还没有下台,就已经疲惫不堪; 有些人急于拉上帷幕,无缘无故地有过多的余地。 ”
所以你看,人生的诡谲只能尽人所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而这种无奈和悲伤的一面,如果没有乐观和豁达,又如何能与之共度一生呢? 如何驱散命运的空虚与尴尬?
但在建造精神堡垒之前,先让自己身心完整。
而“吃”不仅仅是食欲,更是心理的满足。 带着肌肤的丰满和坚韧,穿越广阔的世界。 否则,会不会是“壮志未酬,英雄泪流满面”呢?
事实证明,吃大餐时,多巴胺就会释放出来。 多巴胺可以带来快乐,提高幸福感,但多巴胺低可能导致抑郁症,甚至帕金森病。 所以我认为,类似于“一醉解千愁”,美食和爱情是对身心最好的安慰。
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穷人迷恋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
就是说前者只注重眼前,而后者则更注重长远。
但我想表达的是,先照顾好“身体”的“殿堂”,然后再仰望满天繁星。
● 汪曾祺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己想吃的食物,就说明他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有一件自己真正想要完成的事情,生活就会格外美好。
“我们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创伤,但今天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因为“痛苦”从来就不是我们的“信仰”,而“幸福”才是。
王先生曾说过:“吃八方美食,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
只要烟花不熄灭,这个世界就将生生不息。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