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教授)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省某高校获得科研经费1.31亿元,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为零。 此消息引起热议,人们本能地猜测,本省科技界是否处于“仰卧起坐”的状态,白白浪费科研经费? 甚至还会有更广泛的猜想——这是否代表了中国科技界的普遍现象?
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澄清。 一是某高校科技投入1.31亿元,实施项目共862个,平均每个项目15万元。 这些项目2020年至2022年由地方财政安排。以此计算,平均每年5万元。
其次,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国际上通常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研究三类。 不同的研究类型产生的科研成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基础研究的成果是科研论文生活网报道,根本不能转化; 即使是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研究,很多成果也无法转化。
抛开宏观分类,回到微观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很多成果是无法转化的。 公众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分类还不是很熟悉,产生误解是意料之中的。
这862项目中有多少是基础研究项目,有多少是人文社科项目? 而且,在很多落后地区,科技投入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人才,保证地区整体科技水平不下降。 而这个功能不能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来衡量。
应该说,在我国社会体系中,科技部门是资金使用绩效较好的子系统之一。 我们用2020年的数据来做一下国际比较。当年,我国科技投入24393亿元,投资强度为2.4%。 同期,美国科技投资7208亿美元,投资强度为3.45%。 在科研产出方面,2021年我国将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80521篇,占全球份额的35.3%,位居全球第一。 美国发表论文41,168篇,占18.0%,位居世界第二。 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们的科研投入只有美国的一半,而专职等效科研人员数量却是美国的1.5倍左右,我们的科研产出接近美国的两倍。 中国科技界的整体业绩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我国科技界仍处于边际产出增加阶段。 此时,加大科技投入,不仅可以收获更多科研成果,还能有效减少科技圈内愈演愈烈的“内卷化”现象。
此次科技审计还揭示了科研管理中经常遇到、经常造成认知混乱的两个问题,即决策问题和认知问题。 首先,在决策层面,是科技发展应该注重攻关还是均衡发展的问题。 笔者认为,从重要性来看,科技均衡发展优先,重点研究其次。 通过尺度调节,两者可以完全兼容。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洒辣椒面”模式,但很多时候“洒辣椒面”可能比“优秀竞争对手”更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如果不能弥补短板,那么我们将长期落后于别人。 毕竟技术的发展需要底层的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说,“辣椒面”模式可以保证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迭代不是建立在沙滩上。 更重要的是,这种资助模式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多领域的人才。
其次,在认知层面上,所谓闲置资金是一个伪命题。 预算和研究活动遵循不同的规则。 现在各类科研项目申请困难,我国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依靠科研经费来维持基本的科研活动和团队运作。 为了保证科研活动的连续性,一旦拿到项目经费,他们大多都会省钱。 以“一刀切”的方式回收剩余资金,很容易扰乱科研团队的正常运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常识,相信科研人员的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并将其“放开”,就是最大的支持。
科技界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批评,但批评也必须符合实际。 因为一旦论证依据出现问题,很容易破坏技术生态系统。
作者从事科技评论工作20余年。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科技管理的核心是制定前瞻性的政策、设计好的规则、着大舍小。
回到本文的案例,一所大学三年的科技总投入只有1.31亿元,规模并不大,更何况涉及862个项目。 相信经历过的人都能理解每次审核的繁琐和麻烦。 想象。 摆脱这种困境的关键是放大放小,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重大专项项目上。 这样,审计部门就会更有效率,更好地发现隐藏的深层次问题,而这种有限的监督将对科技界的影响最大化,干扰最小化。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际,笔者认为,科技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一是促进原始创新成果输出,解决“卡脖子”问题; 二是通过资源投入和政策安排,保证知识和人才的持续稳定供给。 第三,通过调整科技资源投入结构实现技术平衡发展,至少要保证落后地区科技水平不下降,只有这样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高水平科学技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战略目标。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