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国家传染病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团队联合发表《中国传染病杂志》《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解答了12个有关猴痘的临床问题。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6月份,106例明显增加,其中广东报告115例,北京81例,四川49例,浙江40例,湖南33例,江苏31例,上海25例。 无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对于7月病例数为何激增,疾控专家解释称,主要原因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接触者中隐匿传播,传染源不明,防控难度大; 民众主动就诊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 除了密切接触者筛查外,还通过主动报告和重点人群筛查增加病例发现。 三是境外疫情持续输入,输入风险依然存在。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猴痘疫情呈现几大特点:一是病例全部为男性,96.3%的病例确诊为男男性行为者;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较低,且密切接触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 三是89.2%的病例是主动就诊发现的,80%的病例为单发病例,传染源不明,防控难度大; 第四,绝大多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现阶段普通人群无需接种疫苗
最新《指南》指出,猴痘人际传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粘膜病变、口腔分泌物、病毒污染的物体,或通过长期近距离吸入等途径传播。患者呼吸道飞沫。 也可能是通过性接触。 此外,还存在垂直(母婴)传播和院内传播的可能。
症状通常在感染猴痘病毒后 5-21 天内出现,大多数发生在 6-13 天内。
猴痘感染高危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同居或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如男男性行为者; 接触过猴痘患者的人,包括感染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 儿童、孕妇及免疫力较弱的人。
猴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烧、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还可能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喉咙痛和口腔溃疡。 其中,淋巴结肿大是区分猴痘和水痘的特征。
猴痘感染后的病死率与感染病毒的分支、所在区域以及宿主本身的健康状况有关。 2022年以来,疫情病例的病毒源自第二支(西非支),病死率约为0.13%。
普通人如何预防猴痘? 《指引》指出生活网消息,主要是避免与猴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例如啮齿动物、灵长类动物和有袋动物。 但现阶段普通人群不需要接种疫苗。
由于尚无基于大样本的猴痘疫苗效果研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猴痘疫苗接种和免疫暂行指南》,不建议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接种。 另外,由于交叉免疫的存在,接种天花疫苗也可以预防猴痘。 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后,人们可以对猴痘病毒产生较高的免疫力,保护率可达85%。
目前,国际上可用于应对猴痘的疫苗主要有MVA-BN和MVA-BN。 这三种疫苗最初是为预防天花而开发的,现已用于猴痘病毒的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 国产非复制型痘苗正在研发中。
《指南》指出,怀疑猴痘时,应尽快去医院明确诊断。 尽管猴痘可能引起皮疹和粘膜病变,但仅根据皮肤和粘膜的临床表现来区分猴痘可能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表现不典型的病例中。 因此,在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当高度怀疑猴痘感染时,应尽快进行病原学检测。
猴痘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定点传染病机构隔离观察以及对症支持为主,包括止痛、退烧、皮疹处理、营养支持等。
猴痘的长期后遗症未知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症状较轻。 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猴痘临床管理和感染预防和控制暂行指南》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治疗发烧和轻度疼痛。 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使用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 对于口腔损伤,每天用盐水漱口。 猴痘患者应给予充足的营养。
目前尚无临床试验证实针对猴痘的特定抗病毒药物。 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对猴痘感染有益,包括替康韦利、布西多福韦和西多福韦。 目前尚不清楚痘苗免疫球蛋白的益处。
猴痘有哪些后遗症? 对此,《指南》写道,大约十分之一的猴痘患者会出现后遗症。 最常见的后遗症是面部凹陷疤痕和视力障碍,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但目前相关研究证据匮乏,猴痘的中长期影响仍不清楚。
一些研究表明,猴痘可能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对19项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显示,猴痘患者中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2.7%,意识模糊为2.4%,脑炎为2.0%,提示猴痘可能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包括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和非特异性神经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缺乏相关研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长期跟踪研究来验证。
对症和支持治疗是猴痘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和预防长期后遗症。 《指南》特别指出了孕妇、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特殊人群的相关救治。
如何控制儿童猴痘? 《指南》指出,如果母亲患有猴痘,应对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先天性或围产期感染; 对疑似感染儿童,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并前往相应医疗机构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确诊病例的儿童应立即隔离,直至皮疹、结痂消退。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猴痘疫苗接种和免疫暂行指南》指出,尽管与其他群体相比,儿童患猴痘后病情加重的可能性更大,但仍不建议通过儿童疫苗接种来实现这一目标。 病毒暴露前预防。
妊娠猴痘患者该如何管理? 《指南》建议,确诊猴痘的妊娠患者应到定点专业传染病救治机构进行3周的隔离观察治疗,并由防疫人员陪同。 同时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
对于HIV感染者出现猴痘的应对,《指南》指出,已知HIV感染者确诊感染猴痘的,应继续抗病毒治疗,并根据需要进行机会性感染预防。 对于感染猴痘和新诊断出艾滋病毒的患者,应尽快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钱同心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