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东莞的蓝领工人大多是教育系统中的“留守儿童”
为中国贡献了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
摄影:拥有士兵
▲
林晓英 北京大学教授
在刚刚过去的高考季,“张雪峰”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名字。 “农村孩子不应该学医、学新闻”、“有钱可以还利息,没钱最好选择工作”。 他的言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城乡差异”的讨论。 有人批评张雪峰,认为他的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太过功利,但也有网友认为,他的建议体现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切身利益。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晓英在过去几年的研究中一直关注着这样一群生活在县城的“农村孩子”。 她观察到,“资源和条件较少的人,会在人生的早期面临重大的人生选择,每一步都做出重大选择,每一步都不敢犯错误,每一步都会犯错误。”
因此,她非常理解张雪峰的务实态度,“我觉得如果你选择的专业能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将来能赚到很多钱,这个想法是值得尊重的。我经常设身处地想一想。” “如果我给孩子填志愿的话,或者我也是同样的情况,高考期间,我一定也想不浪费任何分数。”
▲
纪录片《高考》,早上学习的女高中生
但林晓英认为,对于贫困学生来说,可以为“爱”留下一些空白。 她举了去年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的钟芳蓉的例子。 虽然她是一名留守儿童,但她选择了考古专业。 榜样是范锦石。 默默地,像互相学习,像打磨,把一生的热爱都奉献给这个职业,你觉得哪个行业会是顶尖的,不会赚钱呢?”
现有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往往来自“县中学”。 孩子在十五岁或十六岁的时候,很早就感到自己是“被遗弃的、被遗弃的”。
▲
家长们想知道教育能否提高孩子的成绩? 林晓英指出:“这不是教育体系本身能说的。如果时代处于整体向上运动的阶段,即使你留在原地,你也会沿着‘向上的扶梯’提升你的地位。” ;如果时代本身是一个‘向下的自动扶梯’,只有加速向上跑,你才能跑赢别人,才能跑赢它的下滑趋势。”
对于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学校应该为他们筑起一堵抵御社会负面消极因素的围墙,为他们的成长保留一些安全感和想象力。 当他们长大后,就应该面对你所面对的,这样你的身心才能抵御风险。
以下为林晓英教授的自我报告:
▲
纪录片《中国门》
我在北大教书,我也是县里的孩子。 20世纪90年代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县有10所高中。 因为中考没考上,我去了长沙县六中,后来又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2012年,我到深圳富士康做调研,这是我关注县域教育的起点。 工人们的一句话刺痛了我——在学校里,我们不被期待。 这些工人平均年龄23岁,90%只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基本都是县里的孩子。 于是我就想,这些孩子是不是早就被放弃了?
中国有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 从小村到县城,都是华文教育的背景。 不幸的是,在城市中产家庭养育孩子的焦虑被放大的今天,这些人的命运却很少见。
▲
纪录片《高考》中,毛坦厂中学的送考团队
这类超级高中往往会吸引附近县城的优质生源
在近4年的调研中,我发现“县域衰落”已成为普遍现象。 但与我们以往的印象不同,“缺钱”并不是县域教育崩溃的主要原因。 相反,即使是偏远乡村的学校,也拥有漂亮齐全的教学楼、全新的塑胶操场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更大的问题是学生流失和教师跳槽。
我研究的一个县,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只有15人留在县城读高中,因为新兴的超级中学和城市名校可以跨地区招生,而且所有的尖子生都留在县城读高中。县里都是“捏走”。
对于一个县城的孩子来说,随着他读书,他会发现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下学期就不来了,去更好的学校,然后班上又来了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就会慢慢地形成自己被“淘汰”、“被抛弃”的自我认知。
另一件刺痛我的事情是,县城的孩子们从小就要承担起艰苦的生活。 他们无法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专注于学习。
▲
纪录片《出路》捕捉不同阶层孩子的命运
左:甘肃女孩马白娟干完农活后看书
右:北京女孩袁瀚瀚辍学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前往欧洲
有些孩子的家庭“不健康”,比如生活网报道,其中一位父母突然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信; 去学校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土路; 有些孩子的父母生病了,不仅要为家人洗衣服、做饭,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医院照顾生病的亲人。
还有的孩子遭遇了陌生人、同学甚至亲人的性骚扰和侵犯,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而无法得到帮助。
网络时代,很多孩子很早就接触到了贫富悬殊的世界。 他们还能继续相信教育的价值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课本中的“城市体验”也给孩子们设置了层层学习障碍。 比如,数学课本上的“地铁换乘”这个话题,孩子们就很难理解。 有的孩子说“1号线”就是“1号线”,因为他们没见过地铁。
低年级的学生总是数不出气球的数量,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透视原理”,也不明白部分被覆盖的气球才算完整的气球。 初中的孩子无法理解马桶后面连接器的原理,因为他们一生中从未见过马桶。
▲
电影《旺扎的雨靴》剧照
因此,当孩子在学习上陷入沉默、表现出“萎靡”时,他们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懒惰、不努力,学校可能没有很好地照顾他们。
未来,当这些伤痕累累的孩子走进大城市,成为社会的基础服务提供者时,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贫困子弟,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县城学生,长大后都会聚集在某个社区,”他们”和“我们”相交。 你有我,我也有你。 很难说受到伤害的是“他们”还是“我们”。
我之前在播客里说过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当我们只强调极端的个人竞争时,我们无法构建良好的“命运共同体”,就像一个亿万富翁,如果他周围都是贫民窟,那么他的处境也是危险的。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全社会需要关注县里的孩子们,而不是袖手旁观。
▲
农村孩子从小就亲近大自然
摄影:刘飞跃
我们的学校如何保护这些孩子?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讲素质教育、美育,但我想,要回到教学常规、教育常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调研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非常好的校长,南关镇二中的文校长。 温校长每个月都会在学校组织一次活动,每年策划10场不同主题的活动,号召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比如读书周、体育活动等。 他不会说这是“素质教育”,只是强调孩子不能只做题。
我经常讲“劳逸结合”,我只想问,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工作8小时后还想上二班吗? 如果不愿意,为什么要让没有养家压力的孩子报那么多课呢?
有时我感叹,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被一些所谓的成功学愚弄了? 什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太阳吗?” “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整个社会都在夸大睡眠少、工作时间多。 但也没有必要争论太多。 如果每天只睡6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最后就会失去健康、失去睡眠,发展也不会好。
▲
电影《老师好》剧照
第二个常识是给予教师、校长一定的“教学自主权”,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
今天的学校更加注重“可衡量”的结果。 学校常年在各项指标上奋力追赶,比如入学率、国家培训参与率,教师的绩效考核也趋于无限细分。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需要集体备课,每个年级各科目的进度必须相同。 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人的成长无法统一量化,需要自我调节的空间。
我们以“留级”为例。 按照招生规定,前一年9月1日出生的学生和次年8月31日出生的学生必须是同一年级,但如果是次年8月31日出生的学生,我觉得太仓促了读书期间可以休息一年吗?
我不认为留级有什么问题。 这次没赶上,下一次我就能长大了。 说不定下一个人就会恍然大悟。
▲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我认为学生应该有机会“犯自己的错误”,因为成长必须提供容错的空间,而这些“弯路”的经历往往可能会反哺一个人在其他领域的成长。
在这里我想回到一个简单的教育真理:人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生物,人的成长就像一个未知的螺旋。 很难完全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因此需要提供未知的增长可能性。 异常空间。
第三个常识是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情感资源。 现在很多学校片面强调成绩,导致学生之间恶性竞争,彼此冷漠。 但我们忘记了,孩子在学校获得的友谊和师生关系可以滋养一个人的一生。
当我和文校长在学校里散步时,我发现他和学生们很亲近。 孩子们不会对他视而不见,也不会一本正经地说“校长你好”。 他们的谈话很平常。 校长看到下课后,学生会问“上周你回家了吗?” 两人的关系自然也就熟了。
▲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有一次校长听说一名女学生情况特别不好,就要求老师带孩子去拔河、跳绳、参加集体活动,并叮嘱老师不要联系学生家长直接地。
情感教育的前提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做“真实的人”。
而这个“真理”需要老师先喊出来。 教师是一种情感劳动,但每个正常人都有情感,所以教师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工作中阳光的“角色”。 如果老师的家人去世了,应该让老师悲伤、流泪。 这样,也是学生反向关心老师的一个机会。
情感培养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不需要口号、文字来引导,只要情感不被压抑或掩盖,“情感资源”就能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成长。
最后,在县域教育中,农村经验需要再次得到尊重。 在农村和城市生活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其实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当县城的学校与城市看齐时,农村孩子背景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
林晓英高中
当我们上小学时,班主任会带我们去田里插秧。 虽然腰酸背痛,但我们还是活动了脖子以下的部位,锻炼了身体。 当老师把我们赶出教室的时候,我和其他朋友一起去田里翻筋斗,田里的紫云英已经春天长起来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诗意的。
我们在教育学上常说,一切都是教育的机会,一切都是教育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农村背景,最终就能为学校教育提供补充价值。
▲
电视剧《小舍得》中,撕破的试卷散落一地
我的新书出版后,有读者要求我写《县二中的孩子们》和《N县中学的孩子们》。 按照这个思路,县内的学生群体可以无限细分。
但其实,正如我常说的,县里的孩子就是一种“情况”。 即使是城里的孩子也未必能享受到所有的优势。 在教育竞争中被“制度”抛弃。
如今,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教育内向,以及“不输在起跑线”求学成才的口号,将刚出生的婴儿和背后的父母,绑在了一条“为孩子教育而奋斗”的轨道上。 孩子们学习要与时间赛跑,时间被高度切割和计划,总是需要“赛跑”,没有任何个人喘息的空间。
▲
电视剧《小欢喜》中,高中生英子因课业繁重陷入抑郁
我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聪明,智商高。 北京中考660分已经是满分了,650分以上的人有几百人,真想不通这些孩子是怎么考上去的。 我惊讶的同时,也有些担心。 孩子们为了这样的成绩付出了多少精力和难以想象的努力?
今天,我们谈论基础教育,总是讨论排名、竞争、筛选,却忽略了基础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筑基”。 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他也需要打下扎实的人生基础,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格品质。 过早的筛选和划分科目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不让学生被筛选是基础教育的本质——即使一个人是“骗子”,学校也不得不接受。
基础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它具有普遍性,以便将来所有人都能走到一起,有基本共识和道德基础,而不至于分裂。
▲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这也是我所呼吁的。 基础教育应具有“覆盖底线”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拔尖”。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我们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为我们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提供了“水土保持”的作用。
有了这个功能,有的人自然会长成树;有的人会自然而然地长成树; 不然的话,树再高,风一吹,也会倒下来。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