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采取“四不两直”方针,赴多地调研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 发现不少突出问题,涉事地方立即开展相关整改。
说起来,这并不是部长第一次“抓到时势”。 2021年3月,黄润秋直奔问题现场,曝光了某地多家钢铁企业不落实减排要求、伪造生产记录、泄露信息的情况。 今年2月、6月,他到多地突击检查,发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生产台账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8月,黄润秋在湖南调研。来源:生态环境部
不打招呼、深入现场、敢抓敢管、硬动的硬核督察,也成为各地及时整改的重要推力。
平心而论,部长抓到的问题隐藏并不深,比如污水直接排放、沟渠污染等,现场发现并不难。 但为什么有些地方却长期“无知”呢?
特别是很多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多次点名。 比如,某地某能源化工基地,在违法排污方面就有不少“前科”。 按理说,各地反馈的督察情况并不算不清楚,但换来换去生活网消息,还是老样子。 哪里有问题?
梳理原因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表面上看,该企业贪图利润,肆意妄为。 一些企业与环保部门“捉迷藏”。 检查组一走,企业就继续生产;
更深层次上,顽疾难以祛除,具体实施层面还存在偏差。 或者是以牺牲公私利益为代价,由行业主管部门与违法企业暗中交涉。 它们本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却沦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他们视而不见,甚至违背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思路,为违法企业“开路”; 一些企业也更加自信、加大力度。
生态环境无可替代,不自觉就很难生存。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隐藏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总是等待“部长们掌握现状”。 各方面提高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监管方面,不能“一松一紧”,更不能马虎大意。
当然,考虑到行政权力有限,也建议多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监管效率,比如利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环境“千里眼”和“跟风” “及时发现、监控污染源。 坚决表现出“零容忍”态度。 只有该立案、该处罚、该曝光,才能真正击中违法者的痛点,形成有效的震慑。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案例都或多或少暴露出一些企业工业化水平低、转型升级力度不够等问题。 积极帮扶这些企业,引导他们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彻底消除污染根源,也是长远受益的必要之举。
如果真下狠手,也不用担心“大臣不够”。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