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凌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中强地震。 这是该地区近年来最大的地震。 就连北京、山东、天津、河北等地也有震感。 主震过后,余震不断。 截至8月6日上午8点,已记录余震59次。
经山东省地震局和数字地震学研究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河北平原带东支华北断陷区中部,距离最近的地震断层为陵县—灌县断裂,距离最近。距断层线约2公里。 发震断层为东北向。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震惊。 山东其实有一个地震带,听上去很厉害,59次余震太多了。
强震区
在谈论山东地震带之前,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断裂带和地震带。
断裂带是指由主断层面和两侧破碎岩块以及若干次生断层或破裂面组成的区域。
地震带是指地震的集中分布,是根据现代仪器对震中的记录而绘制的。 断裂带并不等于断裂带,但由于断裂带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活动特征,往往容易形成地震带。
对于山东平原发生的5.5级地震,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孟元库曾分析,此次地震应与聊城—兰考断裂带(简称“聊城—兰考”断裂带)有关。辽考断裂带)和震中附近的陵县。 -与冠县断裂带有关。 这与官方给出的最终结论基本一致。
此前,有专家认为此次地震与郯庐地震带(简称郯庐地震带)有关。 活跃。
来源:山东省地震局视频截图
郯庐地震带的形成与郯庐断裂带密不可分。
它是东亚大陆一系列东北向巨型断裂系统中的一个主要断裂带。 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 它总体呈东北走向,穿过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运河断层。 这是在我的国家。 延长2400多公里。 郯庐断裂带诞生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个构造阶段。 也是地震活跃带,分割明显,活动程度不等。 因此,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学者们常将其称为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北段位于黑龙江肇兴—沉阳地区,南段位于宿迁—广济地区,地震活动级别不是很高。 相比之下,沉宿地区中段,地震活动水平要高得多,属于6级以上强震的主要集中区。
据统计,从公元1400年至2014年,郯庐断裂带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8.5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5次,6~6.9级地震11次,并多次发生6级以下地震。 其中包括公元前70年的安丘7级地震,1548年和1597年的渤海7级地震,1668年的郯城8.5级地震,1888年的渤海7.5级地震,1969年的渤海7.4级地震,以及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等。
来源:安徽省地震局
郯庐地震带中段所在的山东自然受到了较大影响。
仅2023年以来,山东地区(统计区)已记录可定位地震250余次,最大一次为此次5.5级地震。 公元1668年,受郯庐地震带活动影响,鲁南郯城县发生8.5级地震。 此次地震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等十多个省份(410多个县)以及朝鲜半岛,造成5万多人死亡。死亡和破坏该地区覆盖半径近千公里。
时至今日,郯城地震仍是我国最大的地震之一,山东郯城、枣庄等地仍有保存完好的地震遗址。
山东郯城地震现场| 来源:参考文献[1]
除郯庐地震带、辽考地震带外,山东还有临朐-惠民地震带、临沂-济宁地震带、即墨-威海地震带。
应该指出的是,根据目前的知识,还没有办法预测地震。 面对这些地震带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地震信息,树立良好的防震减灾意识,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更好的应对。
余震充满不确定性
此次山东平原地震,多达59次余震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里首先需要提到一个知识点——地震序列,是指一定时间内在同一震源区发生的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震,其引发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共同点。引发地震的结构 一组地震的总称。 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 主震前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 主震后在同一震区连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
主震过后,地壳破裂带将继续向两端延伸,这一过程将导致余震不断发生。 与主震的无穷威力相比,余震往往在事件发生后发生的次数很少,可以是几次、几十次,也可以是数百次、数千次。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例子。 今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地震。 截至2月20日,余震次数已超过6000次;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发生9.1级地震。 年内,有感余震超过10,000次。
除了余震次数未知外,主震后多长时间会发生余震也没有定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坤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研究角度来看,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续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一般认为,如果余震的频率衰减到主震前的最低水平,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余震活动就可以认为已经结束。
在我国,余震多发,时间跨度长达数月甚至数十年。
1945年9月23日,河北省滦县发生6.25级地震,余震直到次年春天才相对平息; 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余震一直持续到2022年; 而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余震一直持续到2020年,间隔了44年。
来源:微博视频截图@东方经报
至于余震持续时间为何不同,有研究对余震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关研究认为,大地震会释放大量能量,地壳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能量,调整内应力平衡。 地壳运动缓慢、消化缓慢的地区,余震持续时间较长; 相反,余震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1976年唐山地震几十年后仍然发生余震。 唐山位于中国大陆东部。 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 板块运动相对缓慢,能量释放也相对缓慢。 因此,余震可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然而,过了这么长时间,如何判断是余震还是新地震呢?
地震学家一般选择序列中最大地震与整个地震序列的总能量比Em/E0以及序列中最大地震与第二大地震的震级差Δm作为区分序列类型的指标。 例如,在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中,一般认为主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之差大于0.7且小于2.4; 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的90%以上,后续地震可进入“余震”范畴。
此外生活网资讯,还需要综合分析不同震源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寻找内在联系。
来源:参考文献[4]
例如,2022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6.1级地震,就是2013年7.0级地震的余震,两者相隔9年。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质心矩张量反演、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和余震精细定位,从震源特征上找出了2013年地震与余震的内在联系:
震中位于芦山6.1级地震东南约10公里处。
地震断层向西北倾斜,浅部倾角较大,深部倾角较小,呈现“铲状”逆冲断层特征; 余震区有一条向东南倾斜的余震带,与发震断层相交,呈“y”字形。
从余震震源深度分布来看,2022年芦山M6.1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与2013年芦山M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明显不同,向东南倾斜,可能表明其为“y”型地震2013年芦山M7.0地震断层系统. 反冲断层上有活动。
来源:参考文献[5]
总的来说,我们对余震的规律和触发机制的了解还有限,但科学家已经总结出余震的一些规律。
大森定律意味着余震的次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衰减; 巴特定律指出,无论主震震级有多大,最大余震与主震震级之差约为1.1~1.2(矩震级); 古腾堡-里克特定律指出,在一定区域内,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的次数与地震总数之间存在着关系:
其中 N 是地震次数,M 是震级,a 和 b 是常数。
大森定律与现实观测到的余震衰减频率吻合较好。 来源:参考文献[3]
但总体而言,预报仍然是减少地震伤亡的重要途径。
期待未来的一天,我们能够解开地震之谜,实现准确预报,减少人员伤亡。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