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与欧洲神话中象征恶魔的虚构动物同名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龙的传人   神话

2023-08-02 20:03:58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黄吉

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也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主要象征。 但“龙”常被译为“龙”,与欧洲神话中象征魔鬼的虚构动物同名。 本文介绍了翻译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至少从13世纪开始,“龙”就被翻译成外语。 有“and”等意译,也有“loung”、“loong”等音译。 早在19世纪,一些外国人就意识到“long”不应该译为“long”。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指出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2005年,龙未能入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2006年,“弃龙事件”让一龙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但国外传播学界主流专家学者仍坚持译龙威。 翻译龙问题关系到国家形象,我们应该重视并解决好这个问题。

2017年11月8日,中国领导人陪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参观故宫,期间他向客人介绍中国文化,并表示“我们是龙的传人”。 随行女翻译、外交部翻译司参赞兼英语处处长将《龙的传人》译为“从下往上走”,中国环球电视网、新华社等中国官方新闻机构通讯社报道时改为“的”。

这个英文单词和其他语言中的同义词最初是指欧洲神话中的一种虚构动物,它体型巨大、凶猛,看起来像巨蜥,有巨大的蝙蝠翅膀,能飞,能吃人,喜欢喷火。 攻击。 它的象征意义非常消极,在东亚以外的世界大部分地区被视为邪恶的象征。

在外媒中,欧洲神话动物杜拉根()被用来象征各种坏人和坏事。 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他被对手描绘成杜拉根(); 而他的支持者则将他所反对的诸如PC(政治正确)等描述为杜拉根,而特朗普·朗普则被描述为杀死杜拉根的古代英雄(图1)。

因此,将“龙”译为“龙”是非常错误的。 在外国人眼里,这就是中国人自称恶魔。

中国已经摆脱了“挨打”、“挨饿”的局面,正在努力解决“挨骂”的问题。 但一龙却一味找骂,为反华势力妖魔化中国提供了便利条件,抵消了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部分成果,阻碍了中国“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顺利发展。外部工作。 因此,“龙”的误译应尽快纠正。

_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_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笔者从2005年开始涉足翻译龙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与学术界内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接下来,作者简要介绍了仪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自己的研究情况。

01

至少从十三世纪开始,

外国人开始翻译“龙”字

据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洪秀的学生林红秀提供的材料,在马可·波罗的《东游记》中,作者已经提到了《马可·波罗》中的龙。元代宫殿如龙。

我找到的最早的资料是Le Livre de Marco Polo(马可·波罗的书)这本书。 扉页上写着:1298年由他口述,法文记录,1865年出版。该书第268页有这样一句话:“呀:、、、……”。 书中对这个词的注释是 Figurès, 。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肖像有很多:龙、兽、鸟、武士……”。

在介绍页上,该词也被用在该河中文名音译的注释中:jours après on le Loung-ko (aux os de)(几天后,你将跨过龙谷河)。

林红秀认为,中国的龙和西方的杜拉根有一半以上的外观特征相似,这导致了西方人翻译龙。 笔者认为,元朝军队的强大和残暴也可能是其皇家特殊标志龙被称为龙的原因之一。

但李时学认为,他至今所看到的马可·波罗游记并非原文,现有版本很难辨别真伪。 另一方面,马可·波罗可能把元朝宫殿里的龙误认为是蟒蛇,并称之为“drago”。 他查证,1322年,中国的方济各会奥图雷克()用拉丁文将元朝宫中的龙称为“龙”(蛇)。

作者在看到1891年版《》法文版《Les en Asie》(Les en Asie)第368页的相同内容时使用了它。 但作者在第329页描述《山海经》时,用了这样的词:“dont tous les sont inté, a livre des et des Mers, le Chan-ha.-king, des dans nous précisé à : Le Kou qui a la d'un homme et le corps d';...”(所有这些作品都很有趣,它们取自著名的山海经:《山海经》。我们发现其中有一个怪物,有一个人面,很有趣,比如人面龙身的“鼓”;……)作者还附上了《山海经》的插图。 看来奥图雷克在描述具有类似蟒蛇身体的龙时使用了该术语,在描述具有类似独角兽(或类似蜥蜴)身体的龙时使用了该术语。

奥图雷克在《亚洲游记》第194至195页写道:“En Chine, il une légende qui dit tous les ans le jaune à la ème lune etque ceux qui ré à les de Loung Men, sont és en (Loung)”。 (中国有一个传说:每年三月鲟鱼回到黄河,跳过“龙门”急流的人可以变成龙。)他讲的传说显然是“鲤鱼跳龙门”。这里的“鲟”应该是“鲤鱼”的同义词,因为当时欧洲还没有鲤鱼,原文中的Loung是作者对“龙”的音译。

1583年出版的《葡汉词典》(ário ês-Chinês)将“龙”译为bicha-(林鸿秀的汉译为“像蛇一样的大虫”),将“蛟”译为葡萄牙语drago,即,拉丁语 dracō 或英语。 一般认为该词典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罗明坚编撰的,但学术界存在分歧,该词典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利玛窦的继任者意大利人龙华敏在1602年左右翻译《圣约瑟法的始末》时,将其中的dracō译为“毒龙”或“猛禽”。李训学认为:“欧洲译本‘jiao’或‘’或‘dracō’的中文翻译可能正式为历史定下了基调。”

1635年,耶稣会士曾德昭用葡萄牙语写成《大中华纪事》一书。 书中,利玛窦和罗明坚翻译了葡萄牙语“蛟”的dragào,来翻译《封禅书》中黄帝所骑的龙。 也就是说,曾德昭并没有区分“龙”和“角”。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_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_

1815年左右,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翻译了中文《圣经》。 为此,他在澳门编撰了一部翻译副产品,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汉英词典》,其中的“龙”字按照龙华民的翻译方法,译成了拉丁文dracō ,然后翻译成英文。 由于莫里森的影响较大,后人沿用此译法。 最后,中国龙和欧洲硬脑膜更加混淆了。

前一年,即1814年,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出版了《中国语言》一书,其中的“龙”读音为loong。 笔者在检索时还发现,1817年英国外交官出版的中国游记中写有“the Loong-wang-Miao,or of the King”,这显然是“龙王庙”的音译和意译。 ”。 从此,“loong”的音译一直延续至今。 例如,20世纪40年代上海生产的龙凤牌卷烟的英文名称是“Loong Voong”; 其中之一就是李小龙。

从以上考证结果可以看出,在元代,“龙”可能已经被人们翻译过,至少与“和”连用。 后来《葡汉词典》的编撰者试图区分“龙”和“角”,但没有成功,所以翻译“龙”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笔者认为,追究谁是第一个将龙相互翻译是没有意义的。 历史和文化错综复杂,龙本身的作用和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在封建时代,龙是王室的特殊象征,象征着统治和权力; 如今,普通百姓可以随意用它来表达节日气氛和美好祝愿,象征着中国及其文化。 词语的作用是准确、简洁地表达当下事物的内涵。 所以,按照龙现在的情况,认为前人翻译错误,要求太高了。 另一方面,认为前人如此翻译,后人无法改变,也是错误的。

上述考证工作的最大成果是:发现外国人至少从13世纪开始,至少从19世纪初就开始使用loung来音译“龙”字。 该词是注音的,“龙”字是这样音译的。 可见,“龙”字的音译并不是什么神秘或离谱的事情,也不是近几年才被一些中国人发明的翻译龙的方法。 事实上,外国人音译其他国家特有事物的名称是很常见的。

02

至少从十九世纪开始,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__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一些外国人意识到 和 Dura 之间存在更显着的差异

1882年,在中国邵武工作的美国牧师沃克(JE)发表了一篇文章:“Loong and Foong-Shooy”(塔、龙和风水)。 他写道:“或者,事实上,鹰之于我们,而且远不止于此。它是许多类似的事物中的一个,但距离很远。不仅如此,而且对它来说也是如此。” (龙通常被译为,它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就如鹰对我们的意义一模一样,甚至更是如此。它是一种神秘而巨大的生物,在很多方面与西方神话中的杜拉更为相似,但相差甚远)优于杜拉根。不仅是超自然的,而且还被赋予了近乎神圣的品质。)

192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英文小册子(该书正文仅有66页),题为《龙》,指出中国龙与欧洲硬脑膜有更本质的区别。 书上说:“我们不知道谁第一个命名”“肺”,但它是海洋的统治者,与“肺”在一起。这个想法的三个:“,”,“在”它举行的地方。” (我们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给中文的“龙”加上英文名字,但对于这位东方海洋的统治者来说,英文名字带来的污点给它加上名字是非常不公平的。中国龙与西方人熟悉的杜拉之间的三个显着差异:外表、气质和人们对它们的态度。)

1931年2月12日,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中文名“苏惠莲”)在皇家亚洲文化协会(Royal)作报告。 他说:“在中国,情况又是这样,而西方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而被认为是有害的、伤害人民的。” ,偷走公主,让圣乔治这样的英雄去杀死她们。)

03

至少从 1987 年开始,

国内学者指出龙河不宜互译

1987年,翻译家鲁秉洪教授写道:“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帝王,象征高贵,民间有龙船、龙灯。‘龙凤呈祥’,龙象征吉祥。”我国有很多与龙有关的传说和传说,比喻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例如:“他在县里是龙生活网资讯,到了省里却成了虫”。这里“,‘龙’是比喻威望和权威。但在英语中,龙()的意思是凶猛(、、、、)。如果说‘是a’,这个比喻就有很不友善的贬义了。”

1988年,时任哈佛大学博士生的严云翔写道:“作者一直坚持认为,中国龙既不是西方的毒龙(),也不是印度的那伽(naga)。名字的互译(例如中文佛经将naga译为,很多英文著作将译为)。

1991年,资深英语专家葛传贵指出:“这个词用来形容人是‘可怕的人’,而不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希望一个人的儿子会是‘希望有一个孩子’” ’,而不是‘寻子成龙’。” “无论如何,汉译英时,‘满中龙’、‘龙盘凤仪’等成语中的‘龙’是无法翻译的。”

1992年,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大进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不同的参考系,他们在理解某个词时总是以此为参考,所以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 。 。 再比如,(龙)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象征。 但在西方人眼中它往往是邪恶的化身。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

1993年,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范守义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然而,有时存在对等词,但其外延和内涵并不完全一致,如God/God(原文)意思是天帝)或/龙,或者某种哲学、文体学等概念,这是造成误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04

2005年,

龙未能入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