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有人通过当地媒体平台向郑州市教育局局长举报,朋友圈内有公开出售中小学学位的信息。 消息发布后,郑州市教育局宣传部部长打电话给媒体记者,要求删除该公开消息,并质问记者:“你们为什么都在你们的平台上发布?” 经记者解释后,该主任还说出脏话。 7月18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称,对该工作人员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处理。 教育局还提醒家长,任何收取送学费的行为均属诈骗违法行为。 (头条新闻)
目前正值初中、小学招生阶段。 学生招生涉及千家万户。 是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 群众通过媒体向政治平台反映问题生活网消息,反映了群众的普遍关切,需要权威部门尽快作出准确回应。 致电媒体要求删除群众留言,是对群众正常举报信息渠道的粗暴干预。 对媒体记者说不尊重的话,违反了一个干部的基本道德。 这不仅是对记者和媒体的侮辱,也让举报问题的人们心寒。
长期以来,一些干部对待媒体的态度始终微妙、复杂。 面对监督和质疑,我总想做一只“鸵鸟”,缺乏主动发声、敢于定调的意识。 有的干部总抱怨舆论工作难做,但实际上“不得不做,却不做”。 以郑州为例。 群众通过政治问询平台反映情况,媒体将情况移交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及时通过媒体澄清情况。 这就形成了提出问题、履行责任、解决问题的闭环。 难,难就在于有的干部就是“无所作为”。
归根结底,一些干部“媒体恐惧症”的“根源”是政绩观不当,“根源”是缺乏责任心、缺乏创业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政绩观念不正确,就会遵循“安定就是水平”的说法,片面追求表面的太平与安宁,而忽视人民的疾苦与忧虑。 这就是“不愿意做”。 没有强烈责任心、缺乏创业能力,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就没有勇气面对尖锐的问题。 这就是“不敢做”和“不能做”。 “删除”群众关心的问题,反而会助长虚假信息的发酵和传播,使政府部门陷入可信度递减的塔西佗陷阱。
德行应宽而不窄,言行应开而不闭。 事实上,政府部门工作与媒体反映民意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只有明确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关政府部门和媒体才能相向而行,共同解决问题。 把舆论和媒体监督当作“假想敌”,只能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越来越远,受到群众和媒体的“差评”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何对待公众和媒体,体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的态度。 关键是要站在老百姓一边,展现责任,展现做事能力,第一时间真诚回应群众和媒体关心的问题,不失语,不撒谎。 只有避免疾病、避免就医,实事求是,避免推诿责任,多主动作为,才能解决问题、平息舆论。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