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5%,全年5%左右的目标已基本锁定。 不过,第二季度6.3%的同比增速远低于机构预期,因为去年第二季度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增速仅为0.4%,且同比基数非常低。 此前,我看到两家外媒和第一财经分别预测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为7.1%、7.3%和7.6%,实际增速6.3%太弱。
第二季度增长放缓是普遍看法。 6月份,出口大幅下滑,内需疲软,16-24岁调查失业率再创新高,达21.3%。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统计局做了报告。
疫情结束后,我们的经济没有实现人们预期的强劲反弹,反映出疫情期间给经济造成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还没有真正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也没有真正恢复。信心还没有恢复足够。 这些问题,加上全球经济疲软,导致了当前的现实。
但毫无疑问,中国正走在复苏之路上。 毕竟,距离严格的防控措施结束只有半年的时间。 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社会的各种节奏重新调整。 同时,难免会有一些惰性和谨慎。 这应该说是正常的。 中国经济经历了暂时的困难或困难,但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存在。 挖潜机制不断调整强化。 各种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长期低迷势头。
▲深圳CBD风光。 (资料图:新华社)
现在出现了一些悲观情绪,感觉2019年之前的繁荣“再也不会出现”,甚至有传言印度可能会加速经济发展,几年后超越中国。 当一个季度经济略低于预期时,它太脆弱了,不可能有如此悲观的情绪。 或许是因为疫情前的几十年中国经济总体一帆风顺,舆论却没能经受住风浪。 然而,未来注定充满风雨,我们必须坚强。
首先,政府必须坚强、自信,为全民做出表率。 坚强和自信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实事求是,勇于面对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非常困难的问题。 官员不需要向公众报道好事多于坏事,保护公众情绪,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事实就是如此,让我们认真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没有任何伪装。 民众最希望看到政府冷静地谈论问题,以及带领民众解决问题的决心,因为中国人相信,政府一旦重视问题,就能有效解决问题。 经济疲软,很多人认为问题出在我们身上。 只要大家看到真正的调整发生了,政府真正有决心解决阻碍经济加速复苏的问题,信心就会很快恢复。 而一旦政府部门闪烁其词,说什么都是好的,往好的方向去解读,公众就会觉得政府不打算认真解决问题,大家的信心就会进一步下降。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辉介绍5.5%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属于较快水平。
国家统计局如实公布了全部数据,为实事求是提供了根本依据,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态度。 希望各地官员和官方解读能够直击这些数据所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少说空话,多说实话,拿出切实举措。 中国经济的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准备工具,该拿出来的就及时拿出来,推动全社会加快运行,生产更多商品和消费,产生更多信心。
老胡最后想说,只要中国正视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应有的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完成今年既定目标生活网报道,而且会继续名列前茅。学生遍布世界主要经济体。 这是实话,老胡也需要说出来。 好坏是自己与自己、与他人比较的综合判断。 中国年年匆匆,年年困难重重。 令人流汗,但中国的增长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们在不断的“焦虑”中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将第三大经济体远远抛在了后面。 。 我期望未来我们能在不断的“焦虑”中不断进步。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