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生猪企业的快速扩张下,公共生态变成了这样:牧原放缓、新希望后悔、正邦濒临生死……对于一线的普通生产人员来说,他们不得不滚动。 牧原股份推出“互不挖角协议”,是行业低谷时期对成本的进一步控制。
作者 | 张向阳
编辑| 刘晓英
运营|刘山
卖得越多,损失就越多。 不少养猪企业陷入困境。
近几年扩张凶猛的养猪企业,随着生猪市场的不断下滑,这种煎熬已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 2023年一季度,生猪企业大规模亏损,行业前五巨头——牧原、温氏、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累计净亏损近75亿元。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根据截至7月5日当周的价格和成本测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平均损失为204.05元。
“超级养猪周期”下,不少养猪企业这几年都获得了巨额利润。 与此同时,各大养猪企业也在快速扩张,押注未来。 但产能的恢复和扩张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下降,生猪企业开始降本增效。
作为行业内最大的公司,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和2300亿元的市值,牧原集团在行业低谷时期突然与多家同行启动了“互不挖角协议”。 考虑到行业现状,这份协议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非偷猎协议》背后
“挖人现象很常见,那些起步晚、人才储备少的养猪企业比较活跃。牧原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挖角的情况可能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想效仿牧原的模式,所以挖人牧原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在中国,一家领先的养猪公司的现场经理杨林告诉《世界》。
杨林担任现场主任多年。 对于行业内“挖人”、“跳槽”的现象,他认为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尤其是这几年大家都在快速扩大生产,确实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 2022年10月,他从一家国内区域巨头养猪企业“跳槽”为另一家区域巨头。
然而,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在6月20日的牧原开放日活动上,牧原股份联合多家同行发起了“互不偷猎协议”。
活动现场图片显示,《互不偷猎协议》的具体内容是,“为了减少内向,发展文明,我倡议:不偷猎,不拆迁;如有违约,加强反制措施。” 发起人有牧原、温氏、双胞胎、正大,其他联手的养猪企业还有天照、扬翔、银发、信达等。牧原股份实控人秦英林甚至在会上直言事件:“挖出人,挖出心,挖出灵魂,毁掉一个人的未来。”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牧原的做法都引起了业内不同的声音。
有业内人士表示:“防止挖角是假的,低成本留人是真的,这叫拒绝内向。如果有人愿意开出更高的价格,说明这个人的能力或者创造的价值是不合格的。”值得,不然怎么会有公司挖他?
还有人说,人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的体现。
对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婷发文称:“企业之间互相挖角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只要不违法,就不会侵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行为,应该予以鼓励,因为这会促进劳动力、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的竞争强度,而竞争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不过,这个约定只是一个倡议,仍然在执行,穆远并没有站出来回应。
牧原真是让同事垂涎欲滴。 过去几年,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牧原通过整合模式脱颖而出,帮助其超越温氏股份,成为行业领头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行业内确实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 杨林说,他在自己工作的两家养猪企业里都见过、听说过牧原“挖人”的事情,“而且中高层一走,就带走了很多人”。
行业持续低迷,成本控制是所有生猪企业非常重要的问题。 “互相挖角”自然会导致成本增加。 “如果市场不好,价格好一点,一方就会离开。” 杨林说道。
牧原股份两个月前表示,目前很难判断生猪价格的未来走势。 因此,公司放慢了产能扩张步伐,并采取内部措施降低成本。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3年6月30日至7月6日,猪肉价格为18.96元/公斤,环比下降0.5%——环比、同比下降16.6%。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生猪价格整体处于成本线以下,养殖企业普遍亏损。 连续亏损超过170天。
“如果企业的骨干被大量挖走,那就伤筋动骨了。这几年,各大企业的工资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现在现在正是种地无利可图的时候。” 曾在一家龙头养猪企业担任管理层的刘德勇向《城市圈》分析,“不互相挖角”也是一种成本控制。
快速扩张本来就是一场豪赌,在扩张过程中市场突然急转直下。 如今,大大小小的养猪企业又陷入困境。
卖一丢一
“超级养猪周期”下,不少养猪企业在2019年、2020年尝到了“大甜头”,也在斥资数百亿大规模扩张。 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行业巨头无一例外。
当时,这个行业正在“抢人”、“挖人”。
2020年,牧原推出一系列招聘计划,吸引人才。 其中,符合其“超跑计划”,即具有相应社会工作经验、211或985院校等毕业的员工,月薪可达到4万元以上。
当年,牧原员工人数从上年末的5.03万人增加到12.2万人。 一年之内,牧原股份的员工人数就成为行业第一,增速几乎是全行业最高的。
也正是在那一年,中国生猪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剧变。 2019年,牧原股份总市值超过温氏股份,2020年上半年,生猪销量再次超过温氏股份。 这意味着“猪王”易主,牧原正式成为“猪老大”。
▲(牧原股份实际控制人秦英林。来源/视觉中国)
与牧原股份员工人数增幅相当的还有正邦科技。
2020年,正邦科技通过“四抢”(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使公司屠宰规模跃居行业第二位。
当年9月,正邦的林父子喊出了一个令外界震惊的数字:公司的目标是实现生猪一亿头。 他还表示,“实现1亿人头只是我们的起点。”
2020年是正邦扩张的高潮。 当年,员工人数从去年底的2.39万人猛增至5.23万人,几乎相当于一年之内成立了一个新的正邦科技。
新希望的扩张开始得更早。 自2016年新希望开始加大生猪养殖力度以来,生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2018年,国家制定了2022年生猪出栏2500万头的目标。
2020年,新希望员工数量增加2万余人,从2019年底的7.06万人增至2020年底的9.6万人。2021年上半年生猪销量将超过2019年全年。
大大小小的生猪企业都在扩大生产抢占市场份额,用规模押注市场的变化,用规模押注未来。 尤其是巨头的扩张,给外界的感觉是他们根本不惧怕猪周期。
然而进入2021年,生猪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亏损随之而来。 2021年是新希望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新希望都将持续亏损。
在今年6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新希望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坦言,他并没有低估规模快速扩张后管理能力的稀释。 “如果真的能回到过去,我们扩张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
然而生活网资讯,正邦科技却因为步幅过大,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市场急转直下,资金紧缺。
牧原表示,今年6月份,公司商品猪价格较上月呈现下降趋势。 商品猪平均销售价格为13.82元/公斤,比5月份下降2.54%。 去年10月为26.05元/公斤。 从公告来看,近八个月来,整体呈持续下滑的趋势,已经腰斩了一半。
牧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5月份生猪养殖完整成本已降至14.9元/公斤左右(新希望为16.5)。 5月份商品猪销售价格为14.18元/公斤。
业内人士向《世界》分析,牧原股份凭借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对养殖成本的极致控制,处于行业顶尖水平。
然而,即便是牧原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卖掉也是亏损的。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截至7月5日当周,全国生猪饲料比为4.04,环比下降0.74%。 按照目前价格和成本计算,未来生猪养殖平均亏损204.05元。
上述价格监测中心指出,“目前,行业内仍存在一定的反价格情绪,生猪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可能有限。
在养猪场打滚
行业下行周期中诞生的“互不挖角协议”引发了从业者的担忧:未来跳槽会不会更加困难?
在生猪行业中,产能扩张直接影响供需关系,而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行业周期性变化。 当前低谷期,企业控制成本,虽然“互不挖角”更多是针对技术、管理人才,但作为普通的一线生产人员,他们的参与度确实越来越高。
谈及2020年加入正邦科技,郑晓至今记忆犹新:“对于我这个应届毕业生来说,与我看到的其他工作相比,当时的(工资)太高了。”
那是正邦扩张最猛烈的一年。 郑晓的月薪从8000元加上期末全勤奖到10000元左右。 不过,随着市场发生变化,正邦科技资金链告急,郑晓也降薪了。
也有进入龙头养猪公司,还没有成为常客的“新人”,表示平时工作量很大,工作之余还有开不完的会议。 会议上,他们要回答问题、参加考试、参加培训。 报告、评估,但是罚款要交,成长报告也要写。 最重要的是,“太封闭了”。
养猪的工作虽然可以省钱,但又是另一种生活封闭式管理,而且现在越来越复杂。 即便如此,很多年轻人还是宁愿养猪,也不愿去工厂打螺丝。 “在工厂上班,黑白两班倒,工资低,存不了钱。”
事实上,扩张放缓后,巨头养猪企业也在控制员工数量的增长,甚至减少员工数量。
据新猪牌统计,2021年,11家养猪上市企业中,有3家正在裁员,分别是正邦、温氏、新希望,合计裁员5.49万人; 2022年,裁员企业将增至5家,分别是正邦、新希望、天邦、天康、金新农,合计流失员工1.9万人。
具体来说,已经濒临生死存亡的正邦科技,到2022年底,员工人数将不足8000人,与2020年的5.23万人相比,两年内,员工人数将减少4.43万人以上,减少85%。 新希望从2020年底的9.6万辆下降到2022年底的7.73万辆。
尽管牧原股份员工人数略有增长,从2021年底的13.75万人增至2022年底的14.04万人,但其中技术人员人数却从2020年底的10444人下降至2022年底的8525人。到2022年底,生产人员占比最大。 增幅并不大,2022年也只会增加4000人左右,达到11.86万人。
早在2021年5月,牧原股份就在调查中表示,生猪产能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下降。 尽管未来价格可能出现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 “从自身角度来看,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为行业过冬做好准备。”
“互不挖角协议”似乎是牧原在“冬天”的回应。
当巨头们不再像往年那样增加员工,甚至开始减少员工时,对于普通的一线生产员工来说,跳槽可能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 这也意味着养猪场的工作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仅越来越贵,工资也越来越低。” 一位来自龙头养猪企业的一线从业者告诉《世界》,现在,她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各种会议、各种考核也越来越严格。
如今,在巨型养猪企业的快速扩张下,人群生态变成了这样:有的放慢脚步,有的后悔,有的来到生死边缘……而对于奋战在一线的普通生产人员来说行的时候,他们也只好滚站起来。
(杨林、刘德勇、郑晓等文中均为化名)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