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健康过暑假正确树三观”专栏: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网络沉迷   心理健康   王清

2023-07-13 15:08:26 

编者注

暑假即将到来,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轻松、健康的暑假,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上网、课后阅读、交友、玩乐……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丰富多彩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

同时,暑假期间,孩子长时间缺课,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 儿童更容易受到网络有害信息和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危害未来。 成年人的身心都是健康的。

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三观”,即日起,法治经纬版开设“健康暑期三观”栏目假期”并发布系列报道,敬请期待。

□ 记者 韩丹东

□ 我们的实习生郑婷

“现在没人关心短视频了。”

“还有好多戏没看,得赶紧补起来。”

“我上学的时候不会玩,暑假到了,叫上哥们儿来网上玩游戏吧。”

...

掐脖子反击_掐住脖子举起_

暑假将至,不少未成年人喜欢坐在空调房里盯着电脑,花大量时间上网,美其名曰“电子降温”。

《法治日报》记者发现,未成年人上网时,大多喜欢看直播、打赏主播、购买大量游戏道具。 父母互相殴打,索要钱财。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平台和游戏公司围绕暑假时间点,投放不少吸引未成年人观看的广告,其中有一些宣扬暴力、色情、自杀文化,极大影响身心发展。的未成年人。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网络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未成年人往往难以辨别真假、善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日常情绪和学习状况。 同时,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孩子

或者弥补现实的不足

来自江西赣州的曾丽(化名)将于今年9月开始大四生活。 高中最后一个暑假,她想用最后的放纵来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 于是,玩游戏、看视频就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来自福建厦门的林华(化名)今年15岁,刚刚初中毕业。 暑假的闲暇时间,他除了玩游戏之外,就是看一些与这些游戏相关的短视频或者直播。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除了吃饭的时间,“游戏”这个词占据了他的整个生活。

同样,来自安徽芜湖的小宋也让家人担心不已。 她今年即将升入初中,迷恋短视频和网剧。 暑假了,小宋拿着平板电脑,整天看着。 由于工作原因,父母无法时刻照看小宋。 当他们下班回家时,要么会看到小宋的脸被电子屏幕照亮,要么会看到她躺在平板电脑旁边,而平板电脑上的短视频还在循环播放。

“叫她吃饭很麻烦,你得走到她身边把平板关掉,不然就喊不出来了。” 小宋的妹妹无奈的说道。 姐姐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她更喜欢与网友分享视频。

掐脖子反击_掐住脖子举起_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受访者中,一些未成年人表示,父母平时对电子设备控制过于严格,但管理越严格,他们就越焦躁。 孩子的好奇心一旦冲破了密码、账号等“束缚”,就会在玩耍时一发不可收拾。

广东一所小学的王老师告诉记者,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只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但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疏忽或无力管教,经常使用手机。 在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中,虽然家长经常向老师抱怨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手机一合上就闹”,但总是说自己“管不住”。

家长也尝试过设置密码来控制孩子的手机,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效果甚微。 孩子们可以轻松破解手机密码。 对于青春模式,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它的作用以及如何设置。

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的手机成瘾现象更为严重。 王老师班上50名学生中,有11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张张(化名)对母亲始终充满敌意,一有矛盾就不来学校。 母子关系最差的时候,他每个月有5天不能上学,常常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拿着手机过日子。

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沉迷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缺乏陪伴。 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李兰(化名),由于工作繁忙,几乎没有时间照顾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暑假临近,李兰发现与孩子们的互动变得困难。 她本想与孩子们共度时光,但他们却坐在对面,“互相凝视”。

“我实在搞不清楚孩子喜欢什么,只好给她一部手机,让她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 自从李兰把手机交给孩子后,孩子哭闹少了,她也不用花时间陪孩子了,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未成年人为何如此沉迷网络?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欣表示,从外部因素来看,短视频、游戏成瘾含有心理因素,可以及时向未成年人反馈,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力。 ; 从内在因素来看,未成年人本身正处于前额皮质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具体表现为未成年人意志控制功能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也与他们的心理有关。网络游戏和网络平台满足了未成年人在自尊感、归属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能弥补了一些心理需求。”未成年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该物品丢失了。” 张欣说道。

不恰当的内容巧妙地

影响未成年人三观

未成年人终日上网,一些网络游戏和平台中含有的暴力、色情、血腥等不良内容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们的行为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7岁的小殷是家里的独生子,深受父母的宠爱。 他沉迷于打斗、杀人游戏,认为玩游戏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并将这种“酷”带入现实生活。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和客人聊得很开心。 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小殷关上门,喊着妈妈的名字:“我没钱,存到我的卡里吧。” 填满!”父亲当着客人的面拒绝了,身高1.7米的男孩挥舞着板凳,向身高1.55米的父亲扔去。当母亲试图劝阻时,他威胁母亲:掐住她的脖子。

青春期儿童尚处于性意识萌芽阶段,短视频中隐藏的软色情内容会给未成年人带来错误的性引导。 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小尹浏览了含有色情、性暗示的内容,并出于好奇进行搜索,并将视频分享给周围的同学。

由于15岁的儿子沉迷网络,家住广东佛山的郭罗(化名)不得不将他送到一所特殊的封闭学校学习。

2022年寒假期间,为了玩游戏,孩子整个假期都没有离开过房间。 开学后,郭洛没收了孩子的手机。 然而,开学第一周,老师告诉他,孩子一直在课堂上睡觉。 原来,孩子偷偷翻出了家里淘汰的旧手机,连上家里的无线网络,半夜在房间里玩了一晚上的游戏。 于是,郭洛开始了与儿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最后,他在汽车备胎的夹层里发现了儿子藏的许多旧手机。

然而父亲的行为激起了儿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不再愿意上学,家长只好为孩子申请停学三周。 在此期间,家长和孩子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最终达成一致:孩子要认真上学,家长每天放学后允许儿子使用手机,并交出手机睡觉前打电话。

暑假到来后,儿子又开始没日没夜地玩手机。 为了阻止父母传教,他将父母锁在门外,父母不得不在外面住了一周。 直到零花钱用完,他才再次联系父母。

为了管教孩子,郭洛切断了家里的无线网络,并没收了网线。

郭罗说:“为了能够在游戏中拥有更高的等级和更酷的装备,儿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压岁钱充值了7万到8万元;为了能够成为游戏主播,儿子偷偷用叔叔的身份证注册了账户。”

对此,北京法政安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林莉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家庭暴力,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 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家庭关系恶化,还可能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林莉建议家长可以向相关部门寻求法律支持和帮助。 除了法律手段外,家长还应注意自身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家长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计划,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技能。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关心孩子,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关爱陪伴是第一要务

防沉迷机制应推广

严重网络成瘾的危险还不止于此。

来自广东的王清(化名)的父母有4个孩子,她排行第四。 由于家庭富裕,孩子们从小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 然而,王晴上初一时,妈妈怀疑女儿谈恋爱,偷看女儿手机时,发现手机里有自残、自杀的视频。电话。

_掐脖子反击_掐住脖子举起

发现母亲偷看自己后,王晴深感怨恨。 在视频和评论的引导下,她主动在网上搜索抑郁、自杀等敏感词,并在评论区提出问题:“如何报复父母”“如何让父母难受” 。 网友们在评论区对视频发出嘘声、鼓励、点赞,还有一些陌生网友通过私信邀请王晴加入“受苦女孩聚集地”(自杀群)。

母亲在王庆手机里发现自杀群后,没收了她的手机。 于是,为了逼母亲归还手机,王庆用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臂生活网消息,留下了伤痕。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偷偷吃了安眠药。

母亲希望王庆安心读书。 为了顶撞母亲,王庆偷偷在手臂上写下了“安静”、“别说话”(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不断提醒自己要假装抑郁,不要泄露自己的秘密。 最终,王庆的偏执让他的父母一步步妥协,他们不得不让王庆的学校停课。

面对网络上光怪陆离的世界,未成年人往往难以辨别真假、善恶、是非。 面对上述情况,王女士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她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家长的溺爱和纵容,舆论的偏激和冲动,都让老师“不敢管”。 同时,网络上真假难辨的案例也让老师们十分担忧。

对此,张欣认为,家长应严格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限制其上网时间、游戏时间,并控制孩子的上网浏览内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尽量为其使用的软件启用青少年模式。孩子,并关注孩子的在线活动。 短视频平台的青春模式里有很多优质内容。 如果孩子想看视频,家长应该尽量监督孩子在青少年模式下浏览。

林力建议,防沉迷机制的推广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联盟等方式来实现。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网络平台、游戏公司等相关企业加强防沉迷机制的建设和推广; 相关企业可以建立联合防沉迷机制,共同制定和推广防沉迷策略,加强行业自律。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事务部主任谢连杰认为,未成年人出现极端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处于叛逆期,子女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 交流。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冷静处理,不要与孩子对抗。 事后,应主动与孩子交谈,表明父母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必要时,可以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共同教育孩子。

“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应该主动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朋友。” 谢连杰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反思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摆正心态,好好教育孩子,告诉孩子网络世界的好与坏,与孩子平等交流。

“家长要形成责任感,在暑假期间多关注孩子的日常情绪和学习状况,并花时间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陪伴和关怀。科技没有好坏之分,科技没有好坏之分。”短视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怎么用,如果能合理利用,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 张欣说道。

“家长还应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远离不良行为。” 张欣表示,有关部门还应经常提醒他们,加强家长的网络素养教育和防沉迷意识,提高家长的监管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漫画/高跃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