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中考前被劝弃考,他们该去哪?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中考   欧阳   职场   周刊   升学

2023-06-24 09:44:15 

中考前,他被劝放弃高考,高考前,他又被劝说单录取。 “差生”总是被开除。 离开高等教育系统后他们应该去哪里? 哪里可以抓到他们?

作者 | 斯托纳

标题图片| 《龙樱2》

近日,“江西一中学生被老师要求放弃考试”的新闻登上热搜。 6月18日,南昌市教育局下发通知,确认情况属实,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据报道,班主任劝说初三学生放弃中考,并暗示如果不参加中考,仍会发毕业证。 后来,家长得知孩子没有参加中考。

“事情属实”。 (图/微博截图)

早在2010年6月生活网资讯,教育部就发文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退学,不得要求学生转学,不得强迫学生申请某种类型的学校。 但近年来,被劝放弃中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有的学校甚至要求“贫困生”签署《中考自愿放弃申请表》。

中考前,他被劝放弃高考,高考前,他又被劝说单录取。 往哪里推呢? 不擅长考试、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差生”能否快速适应职业教育? 谁来抓“差生”? 如何抓“差生”?

周刊记者采访了实践学院创始人、校长欧阳燕琴。 五年来,她通过实践学校这个针对农民工子女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公益项目,接触到了一大批普通学校的孩子。 那些打工回来学习技能的……这些体制外的孩子将独自面对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包容和机会。

“差生”成因复杂

新周刊:通常老师为什么会劝初三学生放弃中考?

欧阳燕琴:我们学校也有孩子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她去年参加中考,老师说你不要来参加考试,最好出去打工,然后她就去打工了,下半年就来到了学校去年的。

老师明确建议学生不要参加中考,这实际上是相当昂贵的。 孩子正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 如果他考砸了,老师和学校会对家长和教育系统说什么?

通常,教师这样做的动机可能是学校内部的竞争压力。 学生表现不佳会影响班级平均分或老师的个人评估分数。 有时学校之间在升学率等指标上的竞争也会影响教师的决策。 此外,也可能是因为孩子“不好相处”,不学习或者违反纪律和规则影响别人的学习,或者有情绪问题导致管理存在风险。 我不了解这条新闻中的孩子和老师的具体情况。

新周刊:据报道,家长表示孩子成绩不好。 现阶段如何理解所谓“贫困生”的出身和处境?

欧阳燕琴:初中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成绩和行为方式都是值得关注的。 我们实践学校招生时,经常有十三、十四岁孩子的家长来咨询,说孩子不能再上学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近年来,人们经常讨论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低龄化趋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临很大的挑战。

中学生心理健康。 (图/网易数读)

首先是学业压力。 初一前半段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尤其是初二、初三。 学习曲线非常陡峭。 如果你不是一个学习能力好的孩子,这个时候你就会遇到挑战。

这个阶段,TA要应对各种情况。 除了学业压力,他还面临着风雨飘摇的青春期。 TA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不再那么“听话”,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行为偏差,比如抽烟、喝酒、沉迷手机游戏、“早恋”、更极端的打架等。

此外,大量乡镇孩子寄宿在学校,长期处于高强度管理下,不能随意离开。 孩子内心想要自由的力量和控制、规范他的力量总是互相拉扯的。 但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或如何寻求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可能无法留在学校。

所以,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有的是学习不好的问题,有的是情感问题。 其实这些孩子本身也很迷茫,成绩不好,社交不好,无法离开校园环境。 他们只有几个陌生的网友,在现实世界里没有朋友。

当他们在学校度过大量时间时,教师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 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不及格,降低了班级平均成绩,老师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和管教。 或者孩子的情绪状态很差,老师可能会因为害怕或者无法承担风险而劝说孩子离开。

成绩的判断变成了阴影。 (图/《我不是傻孩子》)

继续教育:可能但谨慎

新周刊:孩子放弃中考后,平常的路会是怎样的? 他们会被推到哪里去?

欧阳燕琴:除了被劝放弃考试外,还有一些学生选择退学、休学。 我没有他们后续路径的具体数据,但我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呆在家里。 如果不懂青春期的孩子天天跟在身边,家长就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甚至可能崩溃,所以家长还是倾向于把孩子送出去。

家庭条件较好的,会把孩子送去一些国际学校或者创新型学校(目前国内很少)。 也有不少,会送他们去一些专门的“班”,通过读经典来管教孩子; 或者送他们去“特训学校”,以军事化的方式管理孩子。

家庭条件不太好,有的真的出去工作了,或者上了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还有一种“普职一体化班”,将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放在一个班级,尝试一些不同的教育方式。

(图/《青春学校》)

新周刊:去了这些学校之后,他们还能重返高等教育系统吗?

欧阳彦勤:从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是有可能的。 近年来,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不少学校也为学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进而考入高职学校(包括高职院校、专科学校、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多渠道。 -tech等)),获得大学文凭,甚至升级为学士或硕士学位。 职业教育现拥有硕士学位。

所以,困难不在于能否上大学,而在于重返校园能否解决问题?

对于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但短时间内因情绪问题而成绩出现波动的孩子,解决情绪问题后想回去参加中考,可能会比较合适。

不适应这个制度的孩子怎么办?

首先,你必须承认,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学历教育体系。 其次,还有很多孩子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 他们不走这条路不是更好吗? 前提是要确认并接受孩子不适合,但这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太难了。 接受之后,家长往往可以开始冷静地探索,看看什么样的职业是不依赖文凭和经验的,尝试做厨师、做糕点、做生意等等。 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也没关系,你可以尝试找培训班,我相信TA最终会在这个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养活自己。

职业教育难以满足期望

新周刊:正如您所说,中国的创新型学校还比较少。 上国际学校需要良好的家庭支持,很多孩子后来都去了职业学校。 我们的职业学校能处理好这些孩子吗?

欧阳燕琴:实践学校上过职业学校的孩子给我的反馈是,大多数情况下半年后就出来了。 因为学校环境不好,有的同学抽烟、打架,我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什么。 不知道最近情况有没有好转。

进入职业高中,但环境并不理想。 (图/《学校2013》)

当前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与普通教育并行、独立的体系。 它更像是同一个系统中已经被淘汰的分支。 我们只有一座“独木桥”,就是考普通高中、大学。 一些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孩子被分流到职业学校。 家长和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不如上普通高中的孩子,很多家长只是把职业学校当作托儿机构,这是错误的。

二是很多职业学校办得不好。 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比如,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了解市场趋势,能够提供市场需要的培训; 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沉浸在现实社会和职场中,并能提供一线的职场经验。 但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也来自普通教育。 他们大学毕业后到学校工作。 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知道什么是职业。 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教学生参加考试。

第三,职业学校受家长委托,具有托管和继续教育的意义。 上职业学校成为一种曲线救国,孩子继续走上升学之路,本质上并没有解决职场问题。 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的孩子不习惯从书本上学习。 如果仍然用考试的方式升入高等教育,他们不太可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 所有这些都需要系统性变革。

当然,这几年我也听说一些发达城市的职业学校做得很好,与企业紧密结合。 我们还有一个学生就读于青海僧人创办的职业学校,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图/第一财经)

新周刊:前面也提到,一方面,职业学校不够好;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还不够好。 另一方面,家长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应试教育体系。 为什么这么难接受?

欧阳燕琴:不仅仅是所谓的“差生”不适合应试教育制度。 有些人甚至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学术。 并不是他们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无法接受。 他们觉得,如果不继续学习,他们将会面临更加可怕的压力。 身边的每个人甚至主流价值观都告诉他,只有走升学这条路,他才能幸福。

大家的道路还是高度趋同的。 所有的孩子都期盼着同一个梦想,就是在办公室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太多的体力劳动,只需动点脑筋就能完成。 但这种岗位已经无法承担那么多大学生了。 结构性失业还意味着大量制造业、服务业无事可做。

新周刊:是不是社会环境对他们不够宽容,让他们不敢走这条路? 如果社会是一个强调学历的氛围,他们可能会面临学历歧视等问题。

欧阳燕琴:我们确实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宽容。 但包容性从何而来?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我们的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只有大学文凭才是敲门砖,他们承诺,如果考上好大学,就会有一份轻松体面的工作; 我们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这并不过分,但很多家长却无法接受孩子“学而不精”。

(图/《大考》)

但我们不能一味批评却又不敢做,或者跟别人走同样的路。

因此,我通常会对孩子说,抛开社会观念,如果我们作为个体对自己负责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坐在办公室的稳定工作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 稳定是你从小追求的吗?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同的主张,只是种子被隐藏起来,被我们认为我想要的、每个人想要的、聚合的东西所掩盖。

职场不是独木桥上的单一竞争。 它有多种逻辑。 经济越繁荣,就越多元化。 在某些情况下,我觉得职场是公平的,私企的老板也很务实。 如果A公司不招我,我可以去B公司或者C公司。但是如果大家都想考公务员的话,竞争确实很大。

纪录片《高中》中,翻过墙的贫困学子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图/《高中》)

如何抓住孩子

新周刊:从家长或社会的角度,如何抓住被体制抛弃的孩子?

欧阳燕琴:要为她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除了技能水平之外,保证自己的社交生活也很重要,这是孩子们离开学校后最困扰的事情。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同伴情感非常重要,他们会互相交流,互相想办法。 我们无数次发现同伴的帮助比老师的帮助更直接。

另一个挑战是孩子们离开学校后谁来承担教育责任? 也许职业学校和大师可以传授技能,但谁会扮演类似导师的角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呢?

很难依靠父母。 在青春期,孩子希望与父母保持距离。 如果父母介入太多,孩子就很难成长。 另外,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家长似乎只能承担养育的责任,而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

现在像我们这样的辅助机构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这样做。 但我们的设施很小,只能容纳很少的孩子。

(图/《青春学校》)

新周刊:据您了解,被开除的孩子和自愿逃离高等教育系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吗?

欧阳燕琴:我们有一些学生已经考上了普通高中甚至大学,但他们仍然选择离开传统的教育体系。 这些孩子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可以接触到新媒体等工作。 相对而言,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去做纯粹的写作或者对语言表达要求较高的工作会比较困难。 不同的行业对不同的技能有不同的要求。 但就思维灵活性和主动性而言,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管教。

无论是那些被解雇的人,还是那些主动逃离的人,我们都会告诉他们,无论你过去发生过什么,你都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开始你的职业探索,主动建立一个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制定现实的职业规划。 目标,我们将陪伴您实现这个目标。

新周刊:根据您的经历,离开这个被广泛认可的高等教育体系后,您是如何树立这些“贫困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的?

欧阳燕琴:首先,我们不会对“差生”和“好生”进行二元区分。 孩子是“珍贵的普通人”,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都值得被爱。 并不是说孩子一上学就成为“好学生”,那是神奇的。 但这些孩子确实有一些预先存在的心理模式,很难摆脱。 比如,我不够主动,一切都等着别人安排; 比如,我过去有很多负面的记忆,我不说什么,我不反抗,我只是逃避或放弃。 我对此感到非常苦恼。

提高行为能力、改变习惯、改变思维模式需要很长时间。 光说是没有用的,只是“洗脑”而已。 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边做边学”。 我们会陪他学习,陪他找到自己的定位,陪他走进职场。 另外,学习科学中有一个理论叫“脚手架”。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类似于“脚手架”的支撑,帮助TA把问题分解成足够小的问题,让TA能够前进,一点一点往上爬。 。

(图/《大考》)

我们的学生会较早进入职场,平时做基础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非常小的问题,然后在学校的例行检讨会上沟通这些“小事”,帮助他们区分遇到的问题和批评对事物或人的否定,明确区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区分自己正在创造什么价值,判断自己的贡献与回报是否成正比,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

例如,一个孩子最近刚进入职场,他告诉老板现在放暑假了,他想请两周假回老家。 老板说,你能少要一点吗? 他回来问我,老板PUA是他吗? 我说这是一个小团队,两周太长了,而且职场上没有暑假。 后来他明白了,索性就没有请假。

至于自信心的建立,大多数是在收到积极反馈后发生的。 我在做研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初中读完,去学做饭的孩子。 他说,工作后他感觉自己变得聪明了,因为不懂的事就问,问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而且技能不容易忘记,学会了就学会了。 以前在学校,他们通常不敢提问,生怕老师觉得问题太简单。

我们有一位毕业生,2018年秋季(实践学院成立当年)进来,2019年秋季开始实习,至今已全职从事公益教育行业3年。

最近,我们的一位同事成为了一名月嫂。 这也是一份有晋升和发展空间的工作,但又不同于“大工厂”。 很多工作不需要学历,也不一定是纯体力劳动。 他们需要爱、责任和经验。

也许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就会更有信心了。 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孩子大量做事、实事求是,花时间去体验真实的事情是如何做的,积累经验和方法。 没有一条单一的道路可以轻松通向成功。

(图/《青春学校》)

新周刊:国外职业教育有哪些案例可以借鉴,帮助培养这些不擅长书本学习和考试的孩子?

欧阳彦勤:在德国,孩子初中以后就被分流了,有的当学者,有的被培养成技术工人甚至工程师; 在美国,孩子们高中毕业后就被分流,大部分在高中就接受了基础教育。 我个人的观察是,一些基本的写作和逻辑技能实际上可以在高中学习。 之后,如果没有专业方向,孩子可以早点出来工作,或者隔一段时间再去工作,然后再回学校。 在工作中、在职场中学习的速度会比在学校里更快。 没必要为了刷学历而去学习这种学习。 当然,如果你想从事法律或医学等特别专业的工作,你仍然需要上大学。

其实国外不用说,我们可以回头看看。 陶行知一百年前就开始讲生命教育了。 几十年前,农村的穷孩子想在社会上立足,你教他一门技能,他马上就会做。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的很多表弟都没有读完初中,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结婚了,创业了,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归根结底,我希望父母能够接受,孩子可以走不同的路,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没有那么困难。 同时,做好职业教育也十分重要。 希望职业教育有更多注重育人、注重技能的职业教育。

《南昌一中学生被勒令放弃考试?官方通报:属实》,央广网

《让初三学生“主动放弃中考”?涉事老师辩称:“此举很奇怪!”,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