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勇
用“天赋”这个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偏向任何一个词都是不准确的。
它的浪漫属于少年而不是宫廷宴会的浪漫,它的丰富属于五湖四海有志之士而不是国家的富贵。 而这一切,都受到宫廷政治的影响和盛衰。
《长安三万里》海报
关于盛唐,从戏剧小说到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我们看到了太多美丽繁华的长安、华清池的金玉液、对外交往的开放等等。
但《长安三千里》却将大唐画卷延伸至祖国万里河山:西长安、南扬州、高士商丘凉田、孟浩然的襄阳……令人不寒而栗。长安城,甚至几乎幻灭了盛世王朝的风韵。
一切的起点还得从两个远离朝廷的穷小子说起:
江夏(今武昌)黄鹤楼不远的一片废弃场上,初次见面的李白和高适正在相扑比赛。 两个青年赤裸上身,目光如炬,神采奕奕,用虚空掌控着现实。
什么都没有,却充满了远大的抱负。
高适和李白一起喝酒
大家都知道,李白的狂妄不朽,他的远大志向,洒脱自在,他的宫廷失意,他晚年的恍惚,他的人生坎坷。 它就像一首写不完的长诗,瑰丽多彩。
但对于高适来说,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边塞诗人,也是一名军人,但与李白相比,高适的性格却没有那么明亮和坚强。
《长安三万里》以李杲与李杲的友情为主线,串联起从盛唐到安史之乱、王朝的内忧外患、命运的跌宕起伏。一群如浮萍般的才华横溢的学者和英雄。
那是一个人才辈出、明星云集的时代。 诗文化盛极一时,文人墨客占主导地位; 但那也是一个太过浮华的时代。 在美丽的长安之外,历史上的盛唐盛世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比较复杂。
只有那些最同情和致力于它的人才能帮助我们恢复它。
《长安三万里》剧照
《长安三万里》对历史进行了多次改编和虚构填充。 比如李白和高适的相识并不是从年轻时就开始的,比如一些诗歌的发表时间的变化,比如晚年两人的心灵交流是否还频繁。
一个时代浩瀚复杂如洪流,谁主沉浮? 是一位闻名于世、铭刻历史的诗人吗? 还是手持长弓长剑、忠心报国的战士?
带着这样的思维去看电影,不去执着于改编的细节,反而能看到另一层历史。
“才华”二字不足以形容这部电影。
不到长安非英雄
小时候读唐诗作者传记,偶尔会恍惚:有些诗人往往身兼数职,如节度使、阆中、纪事中等。 著名诗词和其他领域的成就同时存在于其中。
比如高适,影片就做了艺术夸张:一个连读书、说话都不好的粗汉,一个以剑为职业的武林高手,是如何成为后世著名的诗人的?
要知道,诗歌之于唐朝,犹如珍珠之于大海,龙源之于神话。
年轻又健康
但在盛唐时期,诗歌其实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贩、走卒”,人人都能张口作诗。 从著名的饭馆到边疆的驿站,到处都有“诗板”供八方游人题写留墨。
这是一种时代气息和文化肌肉。 唐代的诗歌简直就像黄河长江一样,处处弥漫着酒香。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饮酒,自由表达。
因为洪水,大多平庸,这难免给真正的仁人志士带来困扰——写诗真的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吗?
《长安三万里》中,长安城某府邸的夜宴上,没有牙齿的小杜甫躲在皇宫的暗处,悲伤地叹息道:“我不什么都懂,但我对写诗感兴趣。但是,每个人都会写诗!”
童年杜甫
那个时代的诗人几乎都在影片中不同程度地露面:“冷”帅的王维、王莫杰,比其他人年轻很多的杜甫,已经颇有名气的崔浩、孟浩然,还有其他与李太白欢喜的还有王昌龄、贺知章。
这些人从小就有着不同的名气。 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长安城,以诗会友,以歌饮酒为伴,潇洒豪放。
然而,虽然诗人无处不在,但在当时的社会,诗歌背后的人并不像诗歌那么自由。
黄鹤楼最显眼的位置供奉着崔浩的《黄鹤楼》。 除了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好诗之外,崔氏家族在世俗中的显赫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至于李白,虽然他的诗名誉万里,但他却是商人的儿子。 唐朝重视农业,压制商人。
少年李白
但当他去拜访达官贵人时,却因身份卑微而被拒之门外。 李白满心悲愤,挥剑发泄,但随即仰头大叫一声,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就是李白,自由奔放。 在某些方面,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自由精神。 没有李白的唐朝就寸步难行。
诗歌需要天赋,也需要激情,需要一种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勇气,同时又可以放松、从容地对待外界。 盛唐人人赋诗,也是自由浪漫的写照。
在“成仙”之前,李白是一位入世的诗人。 诗是他的灵魂,他的化身,他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似乎酒刚入胃,脑子里就已经酝酿出一两句好句,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此时的李白仍然渴望大鹏展翅。
李白背诗
他坚信“生而有才,必有用之”,坚信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可以结交天下圣贤。 用高适的话说,“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扇门是不向他敞开的”。
这种不做作的自信和乐观,是李白早期最突出的特征。
此时的长安,也是世人眼中的人生巅峰,功成名就的龙门。 只有离开的人才知道留下来的不易。
“春风得意马蹄病,一日看遍长安花”。
但我无法忍受的是,每一个有志之士都纷纷涌向这里,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或名誉谋取官职,实现人生抱负。
《长安三万里》剧照
其中就有来自渤海的高适。
高世祖也是一位名将,但在他这一代,他的家族早已没落。 高适从小就生活贫困,甚至靠乞讨为生。 但他心里确实流淌着男人的血液,物质上的自卑和精神上的自信同时存在于他的身体里,形成了一种矛盾感。
在去长安的路上第一次见到李白时,高适甚至结巴了。
当时,李白虽然也是孤身一人,但同样意气风发。 “大鹏一日同风而起,飞九万里”。
两个胸怀远大抱负的少年,不打不相识。 李白喜欢高适的率直、率直的侠客精神,而高适则被李白的肆意、自由的精神所感染。 很多友谊一开始都是如此互补。
高适和李白互不相识
高适评价他:“我从未见过如此潇洒、奔放的人,但他也是我见过的最天真、最孩子气的人。”
此时的两人,对大唐和长安还抱有一层不切实际的滤镜,对上流社会也充满了过于美好的想象。
在主流社会的逻辑中,诗歌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呢?
腹中有才,可以广聚天下朋友,双脚可以丈量处处山河,但即便是“天下无人不知王”,即便是像高适这样的愚钝庸俗之人,也无法做到。不禁感叹:“知音能有几人?”
我最天真的朋友
李白和高适其实自始至终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前者,一个无忧无虑的半生浪子,不为世俗烦恼所困扰,过着充实的生活,甚至花钱如流水,不管明天。
与李白的“今有酒今已醉”不同,高适更像是今天所说的“老干部”:遵守规矩,诚实踏实,坚信一步一个脚印。时间可以带领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亲去世后,他只身前往长安,自觉肩负起重任,发誓要做一个上战场的男人,即报效国家、为家族争光。
整部电影围绕着两个人的多次相遇与离别以及他们的友谊展开。 感人至深的细节数不胜数,只有其中两处将两国友谊的发展变化勾勒得尤为准确、细腻。
其中之一就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李白教给高适的新游戏——“相扑”。
童年的杜甫和青年时期的高适
这是唐代文化开放的缩影。 唐代与各国交往密切,艺术、体育开放、丰富。 从日本传入的相扑(角力摔跤)深受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喜爱。
走在时尚前沿的李白怎能不明白? 他不仅会玩,还热情地教第一次认识的朋友。 他还传授给高适相扑对抗的核心要领:“以虚制实,以力用力,东西击打。”
而这,几十年后,在边塞节度使高适的帮助下,想出了一套专属的防御吐蕃蛮族的方略。
两人的友谊跨越了大半生,在国家危难时刻,完成了隔空无声无形的回响。
箭、刀、拳、腿都是战场上实用的东西,但李白一开始只是想玩玩,并没有相扑的功利性。 。
少年李白
关于两人友谊的另一个细节发生在李高分手三年后。
李白人生第一次陷入了低谷。 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兄弟们瓜分了家产。 他成了落魄的流浪者,打算投奔安陆徐家做女婿。 孩子以后就随徐家姓了。
对于此事,高适坚决不支持。 他认为李白将来一定会立下大功,应该给祖先一个交代。
但李白并没有采纳高适的建议,而是坚持向他的另一位朋友、当时更有威望的孟浩然寻求建议。 与高适历尽坎坷后,终于得到了孟浩然支持的答复。
高适对李白的认命感到担忧和失望。 他们又回到黄鹤楼去喝酒。 李白上楼写诗。 高适看着孟浩然用来表达肯定答案的“当”横幅,默默地以朋友的身份给李白留下了建议。
老而荒凉的李白
当李白再次回到酒桌上时,高适不辞而别,在桌上留下了一个折着旗子的“不”字。
微妙的友谊瞬间荡漾开来。 孟浩然是你的朋友李白,我高适也是你的朋友。 他们都真诚地把对方视为朋友,所以我们应该听取双方的意见。
这种童心未泯的“小脾气”,让两位古人的友谊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整个故事是由老高适的回忆展开的。 军营里,一支小蜡烛旁,一位老将回望着相识半生的老朋友,就像一首从少年写到晚年的长诗,带着些许怜惜和感叹,说着什么,就像是喝醉了一样,最终,他对天叹息,对天惨叫,一挥衣袖就离开了。
老而健壮,整个故事由他的描述展开
虽然高适自认为是一个粗犷、笨拙、按部就班的人,但本质上,他和李白其实是同一类人。 皆雄心勃勃,不拘小节,“诸侯皆吾辈,用之于谋略”。
真正的友谊能够引出对方灵魂深处的东西。 就像爱情一样,是灵魂与灵魂的结合,与相聚与分离无关。
但从表征上来说,李白和高适确实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在封建王朝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半生归去,风风雨雨又谁来主宰?
李白之正值盛唐,杨贵妃、花清池受到各种文艺作品的青睐。 相反,《长安三千里》只用了李白晚年口中的一句话,就匆匆跳过,没有留恋。
他恨的是,好不容易进入朝廷之后,他还努力学习官场,写下了无数的诗篇来讨好权贵(当然,都是比较平庸的)。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确实做不到这一点,与主流上流社会格格不入。 几乎不可避免的是,他很快就会遭遇朝堂上的人事变动,受到小人的算计和排挤,最终绝望地离开长安。
高声惊呼“不求万户之主,但愿知韩景州”的李白,并不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挥笔饮酒,写下“安能断眉弯腰侍奉权贵,令我不悦!” 李白,这才是真正的他。
老李白
其实,光是“贵妃捧砚”和“壮士脱靴”这两件小事就足以想象,以李白豪放的性格,一定会得罪朝堂上的不少人。
盛世王朝,广阔天地,哪里容得下李白?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狂人,已经被感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沉重和疲惫。 昔日的浪漫与奔放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悲伤与感慨。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宫廷和市井上,天高不可攀”。
不仅李白、王昌龄、王维、岑参、李邕一起沉迷于诗酒之中,哪一个结局好呢?
他的挚友高适虽然在两鬓斑白的时候成为了大师,却完成了从穷小子到将军的晋升,多次镇压叛乱,完成了儿时保家卫国的梦想。
高适成为将军
但高适仍然忍受了几十年的孤独和失败。 他没有出身和家世,也没有写下多少诗来结识天下朋友。 他曾多次西游长安,几经周折才回到家乡。 在年复一年的等待和耐心中,支撑着他的是一些年轻的志向和深情。 “十年守规矩,万里皆空”。
少年高适是无辜的,天真得差点就陷入了他为自己编织的美丽谎言之中。 他天真的以为,凭借祖宗的威名,还有高家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剑术,在长安找个官职不成问题。
没想到,到了长安,却发现他们高家已经退居边陲,京城无人知晓,也不受欢迎。
过去的名誉只能成为过去,无论统治者如何,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华,无论他多么努力有报国之心和力量,他都只能是一个无名之辈,没有人关心他。
皇帝的心最冷,少年的爱情却最热。
百姓行万里,朝堂不过一日。 一个人命运的沉浮、悲欢,都是由朝代更迭的动荡所带动的。
《长安三万里》剧照
后来,高适到扬州寻找李白,被名门裴家的女儿唤醒。
纵然女扮男装的“裴公子”精通百才武艺,甚至能击败高适,但也因为当朝宰相李林甫惧怕士大夫,无法被人欺负。受到重用,他只能在家乡的烟花柳树下“聚会”。 敌人报国用的枪剑用来助兴,令人陶醉的肉欲。
一家人还是这样,因为不讨好当家的人,更何况裴十二还是个女人。
用封建王朝的一些弊病来审视唐朝似乎很残酷,但《长安三千里》却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
又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又如何,如果有像高适那样赤子之心报国之心又如何? 唐玄宗由于当初的苦干,变得昏庸腐败,王权内讧,小人篡权,家国灭亡。 在流亡中,遗憾地死去,没有人得到盛朝承诺给予才华横溢的学者的临终关怀。
李白与朋友喝酒
这部电影非常巧妙,更温柔,更感人。 它将这一历史忧虑化解为以友情开始、以友情结束的主题。
高、李对历史的贡献不同,对人生的诠释也不同。 彼此生活中相互交织、碰撞的一面,充满了丰富层次的吸引力。
对于两人感情的结局,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 中年到晚年,高、李的命运和命运逐渐背离得越来越远。 李白年轻时成名,但晚年却犯了错误,最终落得谋反的下场。 在郁闷半生的恍惚中,他选错了人,站错了队。
然而晚年功成名就的高适却步步谨慎,面对朋友的求助却束手无策。
面对朋友求助生活网报道,高适老人束手无策
值得一提的是,戏剧和传说中的李白大部分时间似乎都是喝醉的。 他一生不同阶段的主导情绪和态度大多只能通过诗歌来推测和想象。 谁知道他的哪一首诗不是在酒后半醉的朦胧中说出来的。
于是,世人看到的李白总是抱着一种似真非真的态度,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摇摇欲坠的语气,串联起了他走过的一个盛世盛世。
这种沉醉,让李白显得更加可爱。 相比之下,高适则扮演清醒的一面。 他随时随地仔细思考,为一个传奇人物、一个传奇时代留下了理性与反思的空白。
一个是天真幼稚,一个是坚持不懈。 他们都是人才,不只属于唐朝,不只属于一个民族。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