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还没开拍,网络上的文艺青年就已经疯了;
一夜之间,《爱如花束》多个版本在全国发行;
文艺青年对当代都市爱情展开了极致的嘲讽和想象。
首先给没看过原著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小帅和小梅是两个日本文艺青年,因为对书籍、电影和音乐的共同兴趣而相爱;
恋爱了五年,后来因为小帅上班了,就没精力去追求艺术了;
两个人的精神共鸣走到了岔路口,最终分手。
以此为基础,全网文艺青年发起了“花束版爱情”本地化活动;
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在说:这座城市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人再相信爱情了。
网民创作的“花恋文学”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基本上是用了一个模板,只是改变了文化消费的符号,没有改变药物。
至于为什么没有县城版本呢?
因为外五边疆从来就不是年轻人爱情的发源地;
文化产品的匮乏,使其无法成为文艺爱情的沃土;
本土版本的《爱如花束》,都有着明码标价的文化消费符号。
比如北京版有几大元素:
我们在北京电影节档案馆的午夜场见面,一起去北京的巷子里闲逛;
我们吃着红烧肉,去798看画展,我们高兴极了,因为我们一起认出了贾樟柯;
图片来源@豆瓣
但最终,男人变成了社会野兽,两个灵魂无法彼此珍惜。 吃完饺子,BE。
要素基本都涵盖了。 我觉得唯一的bug就是贾科长太出名了,不够小众。 建议用比干代替他。
上海版会比北京版更西式;
有一个英文名字,给了上海文艺青年谈恋爱的信心;
我的职业也变成了在4A公司加班的广告白领,最轻松的交通工具就是骑行;
抢到上海电影节的门票,在亚笔的精神乐园租一套软装比较好的房子,用便宜的鲜花和最后一刻的食物维持一点小仪式感。
图片来源@小红书
最后因为工作没力气,我结束了这段感情。
其他城市版本也一机套用;
河南版小情侣一起去盘东莱吹空调,早餐吃辣汤,午餐吃卤面;
周末看武林风和热搜的河南卫视春晚;
图片来源@小红书
最终,他们因为要参加公开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而分开;
东北版男女主角在二手玫瑰现场相遇,演出结束后一起喝老雪、吃鸡;
顺便背诵《马大帅》的经典语录,回忆几句我生活过的春晚的辉煌岁月;
最终,他们在男做销售、女做金融的社会化过程中失去了彼此。
“花束”这个梗的受欢迎程度其实让我很意外;
首先,我很惊讶有这么多朋友看过这部电影;
二是文艺青年的集体自嘲,再次印证了一个悲惨的事实:
我们已经没有力气去爱了。
全国版的花束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边嘲讽对旧爱坐标的无尽怀念;
一方面,以后谈恋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实际上反映了爱情的三大生存危机。
·依靠书籍、音像和文化消费品建立关系的脆弱性
《花束》的特别之处在于生活网报道,男女主角精神上契合;
这在古典爱情中并不少见,但在当代爱情中却显得极具讽刺意味;
当“你很特别”文学成为讽刺文艺男的笑话;
当“艺术青年”成为一群买不起五险一金的代名词;
当“第一天我们谈论尼采、波伏娃,第二天他告诉你看X”成为一种古老的惯例时;
依靠书籍、视频、视频签菜所产生的精神联结的集中度日益被淡化。
你上床是因为感受到精神共鸣,还是故意假装精神共鸣只是为了上床?
已经成为年轻人中不二的爱情哲学命题。
而对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消费品的喜爱,是否就是年轻人审美情趣的终极自恋呢?
当彼此的魅力光环消失,飘在云端的爱情沦为柴米油盐时,有多少人能经受住平静生活的考验?
当我们没有时间、精力、文化后劲去吸收更多“无用”的审美,那么在文艺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在加班比性爱更频繁的日子里,爱情还会长久吗?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