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18位中国航天员成功逐梦九天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中国航天员   航空航天   杨利伟   中国军情

2023-10-17 15:00:52 

宇航员只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刻苦的训练,才能以最佳的状态飞向浩瀚的宇宙。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宇航员这些穿越星辰大海的勇敢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非凡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需要接受长期严格的训练,以应对太空探索中的各种挑战。

中国的航天员队伍也经历过这样的选拔和训练过程。 2003年,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敲开宇宙之门的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 之后,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洋、刘旺、王亚平、张晓光、陈东、唐洪波、叶光富、蔡旭哲、邓庆明、张璐、朱阳柱、桂海超……至此,共有18名中国航天员成功逐梦九天,太空一次又一次迎来了中国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旅成立于1998年,当时从1500多名优秀飞行员中选拔了第一批14名航天员。 经过五年的训练,第一位宇航员进入了太空。

中国航天员严酷磨砺_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员_

2010年5月,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加入队伍,共计7人。 2020年9月,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入队,共有18人。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正处于选拔阶段。

“虽然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但太空是一个高真空、高辐射、高温差的环境,宇航员需要大量的训练来适应,同时还要学习大量的太空知识。” 13个类别50门课程相当于我读了本科学位。” 杨利伟用“艰苦”来形容训练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严格的训练之外,宇航员能否“上天”还需要等待机会。

根据每次任务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航天员队伍选拔和训练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老相配”的原则,经过多方位综合评估,最终确定飞行机组人员。 早期,由于任务间隔时间较长,一些宇航员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执行任务。 他们漫长的等待,体现了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坚持和热情。

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员_中国航天员严酷磨砺_

航天员刘旺等了14年,张晓光等了15年。 等待时间最长的是邓清明,他等了24年零10个月。

1998年航天大队成立时,邓庆明已经是一名预备役航天员。那时,他距离从小怀揣的太空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成为一名正式宇航员并不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20年里,邓庆明经历了无数的训练和考核。 他每次都竭尽全力,但始终没有飞翔的机会。 邓庆明没有放弃,坚持训练,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素质。

终于,2022年11月29日,邓庆明得到了飞行的机会。 他在神舟十五号任务中成为一名宇航员。 今年,他已经56岁了,人生中已经当了爷爷。

他的付出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太空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梦想支撑着每一位宇航员。 刘伯明曾感叹:“读书、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生活,人生一定要有一些理想。” 王亚平也曾说过:“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星——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你可以触摸到它。”

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在杨利伟完成了飞天的壮举之后,心中也开始了飞天的梦想。 他们以杨利伟为目标,为了追逐梦想勇敢前行。

平均而言,这些宇航员在获得飞行机会之前要接受近 10 年的训练。 他们的等待体现了航天任务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也体现了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奉献。

中国航天员严酷磨砺_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员_

20年来,我国已先后将18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他们首次飞行的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两名是女性。

即将返回地球的神舟十六号宇航员被称为“博士机组”。 其中,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的第一位航天员朱扬柱,是我国第一位航天飞行工程师。 他与另外两名机组人员一起执行了空间站进入应用研制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并在太空开展了相关技术实验。

另一位宇航员桂海超是中国空间站首位有效载荷专家。 他不仅是北航教授,也是我国第一位非军事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在太空戴眼镜的宇航员。 他的形象和故事激励着更多普通人勇敢前行,追求科学,追寻梦想。

2017年,毕业于北航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的桂海潮回到母校,承担起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 迄今已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3名。 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的桂海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_众志成城的中国航天员_中国航天员严酷磨砺

宇航员是怎样炼成的?

回顾中国航天员的成长历程,就有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聂海胜。 他以数学为武器,依靠智慧和毅力成为航天英雄; 还有刘旺,他从小就痴迷于电子和机械。 他的梦想在指间流淌,最终化作一股掌控宇宙的强大力量;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刘洋,以其女性的细腻和坚韧,成为航天界独特的象征; 还有一种人高考时只填写了飞行员职称。 志愿者陈东,他的坚持就像他对蓝天的热爱一样坚定; 张鲁在大四的主题班会上坚定地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生活网消息,他的梦想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烙印在他的心里。 飞天史诗卷轴上。

神舟五号发射至今已过去二十年。 20年来,见证了中国飞天团队从无到有的发展壮大。 中国航天员不仅是中国航天辉煌的见证者,也是中国航天梦的践行者。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张淼见习记者李瑞轩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