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学生的新宠已经从《孤独的战士》变成了胡萝卜刀。 在孩子的世界里,胡萝卜刀似乎没有界限。 他们手里拿着胡萝卜刀互相刺来戳去,在不断出鞘的噼啪声中,他们得到了某种神奇的快感。 在短视频的带动下,义乌的厂家看到了商机,全国的食堂也纷纷跟风,而家长和老师却头痛不已。 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在玩耍时也被胡萝卜刀所吸引。 这是一种塑料仿刀玩具,看起来有点像胡萝卜。
与老派甚至大叔式的串烧相比,胡萝卜刀的流行似乎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偏好。 如果说《孤独的勇士》、手链、木鱼是模糊年龄段的跨代客串、儿童的想象和对成人世界的戏仿,那么胡萝卜刀至少从外观上来说,就是典型的“儿童玩具” ”。 然而,这种直观印象很可能是一种误判。 与传统的、玩法式的“水果刀”、“菜刀”相比,新近流行的胡萝卜刀有着完全不同的产品基调和场景氛围。 它看起来很年轻,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刀具衍生而来的各类儿童玩具早已存在,而且款式多样。 例如,小女孩玩过家家时经常使用“菜刀”,而男孩则变身英雄或骑士时通常使用“剑”或“大刀”。 总而言之,此类场合的玩具、道具都是作为扮演角色的道具而存在,与“人物设定”、“游戏进程”紧密相连。 然而,最近流行的胡萝卜刀却超越了这个解释模型——伴随着清脆的“啪”的一声,刀迅速抽出并闭合; 孩子们互相刺伤。 这种玩法可谓极其简单,里面没有任何角色扮演或者剧情设定的痕迹。
两把都是玩具刀。 过去它们是“给人的刀”,而胡萝卜刀是“控制人的刀”。 很多小学生下意识甚至无意识地玩着胡萝卜刀。 在这个过程中,“胡萝卜刀”或者说其背后的力量显然是拉动和主导的一方。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我不想再和没有胡萝卜刀的人玩了”成为高频文案。 在一些地方小学生的社交圈子里,“胡萝卜刀”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标配物品。 由此,很多人看到了暴力倾向蔓延的风险,但或许更紧迫的担忧是社交媒体对儿童圈子的强大统治力生活网消息,以及由此带来的消除个性、个体趋同的隐患。
胡萝卜刀的疯狂流行让家长们有一种失控感。 孩子们的兴趣和行为正在被社交媒体基于“内容-商品”的无形线索深深操纵,从防火封条、口香糖卡、纳米胶、手册、安静的书、手串、木鱼到胡萝卜刀,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近乎封闭的世界。无限的进化链,而父母在这条链中远远落在后面。 胡萝卜刀“咔嚓”的声音回响,或许是因为父母的担忧无处安放,焦虑无处释放。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