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天津跳水大爷在海河上跳水引诸多关注?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游泳   天津   跳水   大爷   狮子

2023-09-05 02:05:55 

“别叫我叔叔,我不是叔叔,我是叔叔(再见)!” “生存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在周围人群的欢呼声中,陆续有天津大叔从海河上的狮子林大桥、北安大桥上跳下,一头扎进海河里,不一会儿,他们的头就从河里露出来,向海河挥手致意。围观者。 问候……这个夏天,天津的跳水大亨们备受瞩目。 社交媒体上,多则天津大人和妈妈在海河潜水的视频广为流传。 入水前,大人们或阿姨们热情洋溢的“演讲”或与视频人群畅谈人生哲理,收获阵阵回应和欢呼。 。 网友惊呼,天津自己的“8A”景区诞生了。

近日,天津大叔跳水成为热门景点。来源/新闻节目《都市晚冲》截图

天津大叔海河潜水成为今年夏天各地旅游视频中的独特场景,但实际上这项娱乐活动在天津早已存在。 天津先生的跳水为何如此受关注? 天津人与水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天津旧时的亲水情结

天津地处九河下游,水网众多,临水村镇星罗棋布。 这里的人们自古就喜爱游泳。 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游泳和潜水是在天津开港之后出现的。

1860年,英、法、俄、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天津开埠。 随着列强的商品倾销,西方文化也传入了这座海河畔的城市,而天津也较早接触到了西方竞技体育文化。 由于冬季天津港口封冻,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外商租界生意不景气。 无事可做的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体育休闲活动——赛马、垒球、网球、滑冰、水上快艇、田径比赛开始在租界推广。 此外,在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下,不少美国体育明星来到天津表演、比赛,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也在天津扎根。

天津市竞技体育运动盛行,还建成了一些团体体育场馆。 除了运动场、跑马场外,英租界当局最重视的就是游泳场馆的建设。 1896年,英租界当局在雄鹿路(今保定路)修建了游泳池,1925年又在伦敦路(今成都路)修建了第二座游泳池。 这两个游泳池被天津人称为“一池”。 尔赤”。 同年,马场路英国联谊会(今天津市干部俱乐部)扩建工程竣工。 其中包括一个室内游泳池,曾经是天津最大的室内游泳池。 但协会是外国人休闲娱乐场所,基本不接待华人。

英租界泳池的老照片。 早期,天津的游泳池大多是露天游泳池。 受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技术,下沉式游泳池并不多,很多游泳池都采用了在地面上修建蓄水空间的方式。虽然高度不同,但此时的游泳池均采用25米和50米跑道

天津开埠后,虽然引进了很多体育项目,但由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大部分体育项目都被外国人垄断。 组织者、裁判、教练、领队甚至服装装备的采购都由西方人控制。 这决定了天津人在许多体育娱乐活动中大多是观众而不是参与者。

面对这种情况,近代有识之士赋予了体育“强国保种”“体育救国”“冲锋杀敌”等含义。 尤其是游泳,当时的人们认为游泳对于“平均发育、改善呼吸、强化神经、发育器官”大有裨益。 时任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提出了“强国必先强种子,强种子必先强体”和“强种族、体育先”的口号。 。 这句话激励了民国初年的人们,天津各地的学校都举办了体育活动。 公众对游泳的参与度也较之前有所提高。

1927年,中国主办了第八届远东体育大会,但结果惨淡。 张伯苓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认为改变必须从地方开始。 同年10月,南开学校召开全市体育教师会议,将原天津市学校联运会改组为天津市体育协会。 提出了“利用报纸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体育,多开展体育竞赛”的想法,并立即组织了此次活动。 地方刊物《衣食报》、《北洋画报》等撰写了大量文章,跟踪报道各类体育比赛。 在这种氛围下,天津的民间体育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扩大天津影响力、唤醒全民参与体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南开大学的女孩们在游泳

游泳在许多体育联合会主办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天津市游泳公开赛”由聂辅臣和南开大学体育总监张继武发起。 每年举办一届,已成为天津体育界的盛事。 一时之间“挤满了观众”。 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体育竞赛的魅力,还在于竞赛的“开放性”。 这个词挑战了当时的传统伦理道德。 男人和女人都“想借此机会消除炎热夏季的无聊”。 1930年,天津体育协会举办了中国游泳公开赛。 一名女性报名参加,但由于“时间限制”而被暂时取消。 第二年,两名女性参加了比赛,开创了这一趋势。

天津举办过多次公开游泳比赛,其中不少是在天然水域举行,即“野泳”。 野泳的地点是南开大学正南的一片水域,当时被称为“南大坑”。 距离有点远。 它就是“青龙潭”。 记者吴秋尘称这里是“天津人唯一认为的避暑最佳场所”。

1930年,南台坑游泳运动员练习。图中,一个穿着泳衣的人从船上跳入湖中。

1930年8月,《北洋画报》报道了第二届天津公开游泳比赛。与第一届比赛相比,这次比赛的比赛项目较多,并设立了“水中跳水”的专门项目。

公众游泳比赛的举办,提升了天津游泳运动的知名度,丰富了天津市民的暑期娱乐生活。 比赛水域旁设有男女更衣室; 现场出售泳衣; 还有一个特殊的五到六英尺长的“跳水板”。 同时,水边的座位棚、软饮料、茶馆一应俱全,还有客游艇可以在湖中泛舟。 随着公共游泳比赛的推广,天津市公共游泳池和北宁公园游泳池于20世纪30年代建成,为天津市民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用水选择。

1936年,游泳运动员在天津市公共游泳池游泳。 近代,天津的游泳池尚未分化为独立的跳水池。 泳池通过不同深度设置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并在深水区一侧安装了跳板作为潜水区。值得一提的是生活网报道,泳池开放时,一名女孩“因为一开始不太擅长游泳,入水后差点被淹死。” 这表明女性也开始广泛参与。

叔叔们的集体记忆

天津叔叔们的记忆或许可以追溯到新中国之后。 1952年起,天津市教育局鼓励开展夏季游泳活动。 除原有游泳池外,不仅针对不同人群重新开放了第一、二、三、四游泳池,还专门聘请了人员指导游泳。

在众多的泳池中,以二池最为有名。 天津人有一种独特的情调,叫“我在二池学游泳”。 第二个泳池最多可容纳600人游泳。 游泳者入池时必须出示体检证明,穿着合格的泳衣,入水前必须淋浴。 泳池还特别注明了“禁止在潜水区游泳、禁止在浅水区潜水”等安全注意事项。 。 市民持游泳卡进入泳池时,工作人员会在卡上盖章并注销一次。 泳池边的白墙上挂着一个大圆钟,提醒人们注意时间,加班要扣钱。 第二池深水区现建有高高的跳水平台。 专家们齐聚泳池,分台表演跳水表演,观众大声欢呼。

1954年天津第二游泳池游泳盛会

二池之所以在天津出名,还与从这里走出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就是游泳名将穆承宽。

1936年柏林奥运会,日本队夺得游泳金牌。 穆成宽受到启发,在天津组织了一支“虎鲨游泳队”。 1941年8月,穆承宽在天津世界游泳比赛中获得100米仰泳和400米自由泳冠军。 同年8月25日,《东亚晨报》发表大字文《虎鲨为中国人呼吸,穆成宽压倒西方人》文章震惊全国,当穆成宽年老时,他让1952年首届全国游泳比赛后,穆成宽的六个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穆氏家族在中国游泳界一展雄风。握着穆成宽的手,道:“古有杨家将军,如今有穆家军队。”

穆承宽与弟子在二池泉前合影

1954年,中国游泳队参加布达佩斯匈牙利游泳锦标赛,穆祥雄获得100米蛙泳冠军。 从那时起,就势不可挡了。 1958年至1959年间,穆象雄连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穆象雄“蛙王”的称号不胫而走。 回顾“穆家军”的经历,是在天津二池受训的。 老天津人“我在二池学游泳”的背后,是“我和穆家军一起训练”的自豪。 有着游泳传奇的第二池,也掀起了天津又一学游泳的热潮。

1956年,天津第二游泳馆开办了中国第一所业余游泳体校。 以穆成宽、穆祥雄父子为代表的中国游泳界的“穆家军”,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跳水为救人打一数字_跳水卢为张家齐_

20世纪50年代以来,游泳一直是天津经久不衰的“大众运动”。 除了重新开放和翻新的许多游泳池和游泳池外,大学和政府机构也建造了许多游泳场所。 著名的水上乐园还开设了三岛青少年游泳池和一岛游泳池,可容纳近万人。 。 其中,一岛泳池还设有带沙滩的儿童区。 1986年,天津乐园筑波游泳池竣工,是天津不少70后、80后的记忆。 在这里不仅可以游泳,还可以看露天电影。

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天津青少年游泳池排队练习高台跳水

游泳在天津有着良好的民间基础。 即使城市里建了足够多的游泳池,游泳爱好者仍然喜欢去海河里游泳寻求刺激。 尤其是冬季,一些游泳场馆关闭维修,这给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正当理由”“冬泳。如今,海河狮子林大桥上经常有男女潜水,而这个精心挑选的潜水地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天津人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海河是华北五大河的入海处,河道弯道较多,长期得不到疏浚。 清朝末年,最深处甚至不到2米。 英租界工程局自1901年起,对海河沿岸进行了六次整治。1918年第五次整治后,三岔河口改道。 经过多次弯、直工程,河流被拉直,河床加深,使狮子林大桥所在地区具备了建桥的条件。 1954年,第一代狮子林大桥竣工,但很快其承载能力就跟不上新中国的建设步伐。 1974年,政府在原狮子林桥上游修建了一座钢混凝土结构的新桥。 这座桥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桥梁。 新建的狮子林桥两侧的四只汉白玉狮子成为了狮子林桥的象征。 加上桥上的浮雕狮子和铸铁狮子,当时全桥上共有狮子184只。

1986年7月,为了美化城市景观,天津利用老狮子林桥的废弃桥墩,修建了“哪吒闹海”、“二龙戏珠”造型。 雕塑由沉阳园林雕塑厂铸造。 每当夜幕降临,7条巨龙在灯光的照射下喷射出数十米外的水柱。 从此,狮子林桥边“金龙吐水”的场景成为了很多天津人心中美好的集体记忆。照片中狮子林桥后面就是天津地标望海楼教堂

1995年,穿越海河的天然气管道上缠绕着六条由玻璃纤维制成的金色盘龙。 它们与原有的三尊铜龙雕塑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九龙戏水景象。 它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成为当时天津海河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2003年,狮子林大桥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标高1.271米。 天然气管道也改为从河下穿过。 海河原有的哪吒闹海造型也被拆除,以确保水道安全。 与此同时,海河两岸堤防和亲水平台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到2017年天津全运会时,河堤景观将全面连通,行人可沿河不间断步行近19.2公里。 狮子林大桥的重建和海河两岸景观的变化,给了跳水高手们发挥的空间,也让见证这片热土变化的人们熟悉和了解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海河水文变化.

纵观古今:天津特色的形成

到处都有人潜水、野泳,但为什么天津先生会受到关注呢? 除了历史传统和著名的地理位置之外,恐怕还与天津人的性格有关。 一座城市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和桥梁,还有传承了几个世纪的生命气息和人间烟火。 它可以塑造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影响城市人们的生活态度。

天津开埠以来,市民在列强、军阀、土豪中挣扎求生,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 外省人都说天津人是“味嘴子”,就是口才好,乐观开朗,不惹事,不找麻烦。 “这不是钱,只是玩得开心。” 他因为生存而嘲笑自己,他的自嘲中蕴藏着都市生活的质朴与纯真。 再加上他独特的方言,天津式的幽默闻名全国。

跳水卢为张家齐__跳水为救人打一数字

马大哈、张二伯(断)、丁文渊、王德成、二塔爸爸、万面罗、三棒子、祖弟炮……一代又一代的天津相声名家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艺术形象。 他们来自城市生活,就像生活在天津周围的人一样

天津是相声的沃土。 可以说,一个经过了天津观众的洗礼和认可的相声演员,无论在哪里都能站稳脚跟。 天津文化深受相声影响,天津有全国唯一的交通警示牌,上面写着“开车时禁止说话和开玩笑”。 在如此幽默的环境下,跳水高手们个个“好好说话”,开场白就像甩掉包袱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津人幽默风趣,富有侠义精神。 早期鱼龙混杂的复杂环境,形成了他们“义为先”的传统。 这里是英雄霍元甲的故乡,是北方武侠小说家龚白玉成名的地方,也是常节苗连载评书《雍正武侠图》报纸销量突破五万份的城市。 这里是以“不党派、不出卖、不自私、不盲目”而闻名的《大公报》所在地。 他既幽默又不失侠义,既善解人意又平易近人。 人们怎能不喜欢这位天津跳水高手呢?

8月28日,一名男子从狮子林大桥跳下,疑似姿势错误,被水冲昏,后因体力透支沉没。 岸上男子见状,顾不上脱衣服鞋子,跳入水中,与附近潜水的男子一起将其救上岸。 来源/新闻节目《都市晚冲》截图

曾有人说,潜水高手不听劝说,对执法人员的劝说不为所动,甚至躲在桥墩后面与巡逻艇“打游击队”。 阻止比保留更糟糕。 天津如何抓住这一举国关注的现象,保护好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生活感,引导跳水成为一项安全、大众化的运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参考:

来新夏“天津九九租界”

来新霞《天津城市发展》

何雨馨的《天津往事》

孙小凡《天津近代体育建筑起源与发展研究》

张三春《近代天津青年会体育活动》

张宏伟《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

傅家琪《20世纪30年代天津女子体育研究》

马国桢《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及其启示》

天津市档案馆《天津英租界工商部史料选集(上)》

论文《海河新时代的变迁史——桥坚路明》

单薇薇每日新报道《三池出名穆成宽两池火热学游泳》

罗维《狮子林桥》

游泳专场:天津游泳热,说说天津游泳池[J]. 李彦画报,1940(98):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