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1 02:20:01
一、过去五年我国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在民生领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1%。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多年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去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明显攀升。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更加注重稳就业。对困难行业企业社保费实施缓缴,大幅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增加稳岗扩岗补助。落实担保贷款、租金减免等创业支持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实现稳中有增。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阶段性扩大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将更多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共向1000多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向更多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补贴,约6700万人受益。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做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临时救助工作,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讲话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我们知道,全面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中西部地区也要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九部分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又强调,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就是说,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还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这方面,北京市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把工作抓在基层,探索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比如,大家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新的关系网络。
在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是浙江省诸暨市的一个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重视基层的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确立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确立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实际上是强调,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要在源头上下工夫。比如,我们要推进“无讼社区”创建建设,这就是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的具体办法。我认为,好社会就是要通过融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邻里关系,让矛盾尽量少发生,即便发生了矛盾,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调节、协商、沟通解决。
另外,针对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谈到民生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比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各种互联网企业非常多,这些平台企业应该更多参与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和开展国际竞争。
我们党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再强调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伟大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另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表述调整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
作者: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丁元竹: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学习贯彻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WWW.7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