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剃头,剃头舅舅就会死”的传说。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一种迷信。 “不剃头”成为正月禁忌,有多种解释。 比如它在清代的原文不是“死叔叔”,而是“怀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朝,源于民众对剃发令的反抗在清朝。
其实,“剃头伤叔”最早的记载不是在正月,而是在五月,而且是在端午节这一天。 这怎么发生的?
汉代有“五月盖房,令人秃头”的禁忌
5月5日端午节。 结束,开始,最初。 秦朝回避了始皇嬴政名字的禁忌,将正月称为“龙月”; 农历正月为建寅,五月为建午月,故端午节又称重午或崇武。 另外,也叫端阳——这个“阳”应该出自崇武的“午”:古人以十二地支论阴阳,“午为阳”。 双午重叠,恰逢夏至月,被视为一年中最阳的日子。 传统哲学讲究阴阳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就不好。 双午为火之象,过度旺盛为毒,这就是“毒月”、“毒日”之说的由来。
《后汉书》记载“五月五日,以朱锁五彩为门饰,止煞”,已见端午节端午端倪; ”,书中记载了端午节的名称,以及端午节的代表食物“一粽子一角粟”、“糯米包茭白”、“盖阴图”阳裹不散”,谈论阴阳的禀赋和五行学说的岁节意义。
至于粽子象征“阴阳包裹”的说法,叶子和大米,哪个是阴,哪个是阳? 周处《风土记》说,另端午食煮肥龟,“龟骨外肉,内阴阳外之形,故宜称之”。 这也为解释粽子“取阴阳裹未散之象”,即叶为阳、米为阴——象征夏至阳气旺盛、阴气发芽的解释提供了参考。 “如此赞时”这句话反映了古人顺应自然,希望在“纯阳而动”的季节,以民俗的形式表达与自然互动的愿望。
这份古俗史上重要文献的记载,涉及了后世端午节习俗的大致内容:“制百绳缚臂,一根是长命线,一根是续命线,一为军用线,一为五色线,一为五色线。采艾悬屋上,踏百草,赛马。月俗多忌,禁建屋,暴荐座。 丝、线、缆,这种丝带,各种各样的名字表明了古人对端午节赋予的各种期望;
至于“忌造屋”等“俗而多禁”,汉代《风俗志》记载有通函:“五月造屋,使人秃头”。 盖房子不是指盖房子,而是用茅草盖屋顶。 屋顶上的茅草和头顶上的头发有类比的余地吗? 由于这个想象空间不断地与“恶月”和“恶日”相关,那么“五个月大的孩子生活网消息,长大到同样的家庭规模,将不利于父母”的理论“ “五月屋会让人秃头”和“不剃头,可能会伤害叔叔”的理论,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剃头”民间传说的分享或迁移并非孤例
明末清初文学家孔尚任以“端午节”为题写了《解序同风录》一书,其中写有三件事:一、“这天生孩子是不吉利的”取一根木头或荆棘,在堂上砍去五六尺。徐、朱曰:“若如此,勿传至户”,则子孙易养,故还不如当父母”,这就涉及到“倒霉”的解读。 2、“不建屋,犯者秃头”。 3.“如果你不剃光头,你可能会伤害你叔叔。” 乾隆年间潘容弼的《京帝时吉升》中说:“五月,不移宅,不贴窗,谓之‘邪五月’。用艾叶贴上来,这叫消灾解难,五月不剃头,可要快点叔叔了。” 两本书中的清单都包含“不要剃光头”。 潘荣弼指出,这些禁忌来自于“恶五月”之说。
本来“五月不剃头,可能会害我舅舅”,怎么变成了“正月不剃头,剃头就会死”?
对三个引文进行比较——
1、清代乾隆年间《京帝时吉升》:“五月不动,不贴窗,名曰‘邪五月’……若五月别剃光头了,我怕会伤害我叔叔。”
2、又是《帝时吉胜》:“正月不动,不贴窗,是‘正月好’。”
3、河南栾川、庐山等地的风俗,如《庐山史》:“正月不剃头,不动,不贴窗,不争吵,谓之‘良’”。第一个月'。”
夏至和冬至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节气,形状如双玉,在一年的框架构成上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对称特征。 夏至成就了端午节,冬至的位置让给了春节(春节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名称),文化积淀还在。 纵观传统节日,心胸宽广者,最先迎来的是春节,其次应该就是端午节了。 由于两个节日的部分内容有重叠,从端午五月的“不准剃发”开始,一直到正月的春节禁忌,看起来并没有太多障碍。
节日之间,民俗的共享或迁移,“不剃头”并非孤例。 例如,以葫芦造型作为端午节的民间标志,在宋代《隋时广记》中已有记载。 清乾隆《帝都年吉升》,五月初一窗户贴红纸吉祥葫芦。 光绪《金门杂记》,五月端午有龙舟表演,门上贴有葫芦门符。 贴葫芦是迎春的又一习俗。 乾隆《直隶遵化府志》中,除夕夜剪贴红纸葫芦于屋内,据说可以拒瘟疫。 民国《丰润县志》中,除夕夜家户贴春联、葫芦。 春天,我曾游览过白洋淀附近的通口镇和梧州古城。 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用红纸剪成的春瓜。 夏葫芦和春葫芦,无论是春葫芦跟着夏葫芦,还是夏葫芦借春葫芦,想要弄清楚,还需要下功夫。
今年癸卯年,夏至正好是端午节的第一天。 按照古老的习俗,我们要连续两天吃粽子。 愿读者有好心情,有胃口。
文/吴玉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学家)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