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民生的依靠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0 02:15:14 

 

原标题:民生的依靠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逐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门槛。伴随而来,百姓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需求更大,层次和标准更复杂。城镇失业者,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待就业者多,岗位不足,就业难;建设用地日渐减少,住房不足,房价高,安居难;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公共投入不足,人民不堪其重……。民生幸福,何枝可依?

转变发展观念是前提。过去,浙江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均衡、协调、公平等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目前,收入不平衡,城乡、地区、不同职业群体之间贫富差距日渐拉大,弱势群体生活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社会矛盾凸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公平,以公平促效率、促民生。要把合理调整财富分配格局,减轻民众焦虑,提高民生幸福作为施政重点,哪怕适当放慢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加大财政投入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收入长期快于民众收入增长,政府积累过多,百姓收入相对不足。与此同时,政府在就业服务、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投入长期不足。国富民穷、高物价、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现状造成我国居民消费严重不足,居民财富增长后继乏力……。结构减税,藏富于民;加大社保投入,让利于民应成为改善民生的善政。

健全法律法规是保障。全民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推行,标志着我国民生政策从过去应急、临时的个别惠顾过渡到了今天全局、普遍、法制化的系统保障。由此,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对社会安全的信心大大增强。这告诉我们,惠民政策要长期落实,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是最坚实的依靠。

完善基层服务是关键。基层群众是惠民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多方面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一是搞好公共教育培训,给就业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的择业服务;面向青年农民工,提供技能升级培训。二要完善城乡孤寡老人的低保和护理服务。三要加快建成遍布城乡的社保办理平台,服务到村,方便广大群众参保、办理和结算等各项事宜。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满足多方面的民生需求,切实保障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成为当今执政之要。 就浙江经验来看,转变执政理念、完善体制建设、加大投入和服务,建成“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是可靠的民生之依,也是践行发展根本目的的内在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