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5月,山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9.7亿元,降幅较上月收窄7.4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18类重点商品中,汽车、家电、石油等11类商品零售额已恢复至3月份水平,占比超过6成。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8.6亿元,同比增长22.5%。
从数据来看,尽管前期疫情反复对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的特点没有改变。并且,一些新亮点、新增势让人注目,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势头良好,新能源汽车热度不减、线上消费增速较快……这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密不可分。
民生保障有力,百姓才有底气消费。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一系列保民生政策举措,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今年1—5月,我省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31.1%、58.8%和69.8%,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3.3、51.0和62.0个百分点;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基本达到时序进度。“民生红利”蕴藏在这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中,蕴藏在这些数据的变化轨迹里。这些扩大民生投入的数据,显示保民生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政策面不断发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养老、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就能通过保障民生释放内需。
民生保障给力,老百姓才愿意消费。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加深,消费提质升级的信号也愈发明显。我省印发“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明确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工业技改提级、数字赋能增效等十个方面入手,加强创新投入,给消费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1-5月,我省规模以上消费品行业增加值增长8.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扩需求行动的有力有效。除此之外,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精准服务群众需求。比如,发放1.2亿元消费券,开展促进商用汽车消费活动,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启动“惠享山东消费年”活动,开展线上促销,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出“齐鲁进口贷”政策,畅通中小微进口企业融资血脉,着力提供消费品供给能力和水平……这些举措,在释放消费潜力的同时,把消费升级与民生保障有机统一起来,把促消费与保供给有机统一起来,既提振市场信心,也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促进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事实证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才能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同时,激发消费和生产需求,让老百姓真正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