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还记得南平小学的惨案吗?

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2023-08-18 02:13:55 

 

突然起心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参与翻译的一本书「Are you Okay? : A practical guide to helping young victims of crime」by Pete Wallis出版后,二导师送来了一本,一翻,序言乃是大阪教育大学National Mental Support Center for School Crisis(学校危机心理干预中心)的副教授岩切昌宏老师写的,大体内容是日本对犯罪受害儿童/受害者的干预和支援有多么的落后,我们要如何借鉴英国的经验等等。瞄到这个[学校危机心理干预中心],因日本的这个干预中心其实是因为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事件才建立的,我就突然想起了南平小学惨案,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一查才知,2010年3月23日——近6年前的这起[重大]案件,除却案发后1个月左右的新闻和评论,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消息了。

咬咬牙。

附属池田小学无差别杀伤事件(以下来自wiki百科)

2001年6月8日上午10点20分前后,彼时37岁的宅间守带着刀冲入池田小学,见人就捅,结果造成儿童8人(一年级1人,二年级7人)死亡,另有13名儿童和2位教师受伤。宅间被校长和其他教师当场制住,被捕。宅间在刺完最后一人的瞬间,把菜刀扔下,说了句“啊,好辛苦!”之后,以杀人罪被起诉。

被逮捕之后,宅间装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妄图免除刑事责任,但两次精神鉴定的结果表明,虽然他有一些人格障碍,但无有[可以免除行为责任能力的精神问题]。被判处死刑。

关于宅间守此人,普通工人家庭的次子,母亲不擅家务育儿,家里的事几乎都由父亲承担。孕时曾对其父说“不行,我想打掉它。我绝对不行。”似乎并不欢迎次子的到来。幼时所处环境差不多是neglect,没有受到良好的照顾,父亲对家人十分暴躁,动则暴力相向。宅间本人幼时有过将猫包在报纸里烧死等虐待动物的行为,高中退学后加入自卫队,后因“收留晚上不回家的少女并与其强行性交”被逐出队。之后换了很多工作都不持久,犯下强奸暴行等15件前科,基本上皆因声称自己是精神病患者而逃除惩罚。(wiki大篇幅写此人的成长史,市面上有关于他的书出版)

另,兄长在40岁左右时创业失败自杀,母亲也因精神问题长期住院。

事件反响

受害者:

2006年和2007年学校给死去的小学生特别颁发了毕业证书。管理学校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向受害者家属们赔偿了4亿日元(2006年汇率算约2800万人民币)。

校方的对应问题:

1999年京都发生了一起小学生被杀的事件,之后颁布了安全管理通知,但大家都没怎么当回事。宅间冲进教室时教师没有妥善处理,校园管理层对事件发生时的状况没有掌握,没有进行有组织有效率的应对措施(如避难疏导,救命搬送等),拖延了受害者救助和犯人抓捕的时间(死亡的8名小学生被空置20分钟)。

学校的安全对策:

增强警卫,校园封闭式管理,出入登记。

受害者的心理干预:

对目击者和受害者家属的危机干预。大阪教育大学成立了【 校园危机心理干预中心】,以便长期的进行PTSD/Trauma的心理疏导,同时本中心也进行危机干预和校园安全管理方向的研究。

对犯法精神病患者:

本案件之后,出台了《关于对在心神丧失等状态下进行重大伤害他人行为的人实施医疗以及观察的法律》。另:因媒体报道对精神病患者的攻击,很多精神分裂病,情绪障碍等病人的病情恶化,甚至有自杀。

至于

福建南平小学特大凶杀案(参考百度百科

3·23南平校园凶杀案

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4分,正逢孩子上学的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伤砍死13名小学生,其中9人死亡,凶犯被当场制服抓捕。

郑民生:平时挺和善的,婚姻不顺工作不顺,各种遗憾,似有癔症。2010年4月8日判处死刑,4月28日执行枪决(真得快!)。

善后处理:校园周边整治。受害者家属抚恤金26万。

社会反思:有一半精神病患者没被发现。安全大大的隐患。

评论:别让惨剧透支未来,我们有义务教育孩子们要坚强、要勇敢,告诉他们,悲剧结束了,我们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保证他们不会再遭遇这样的噩梦。

学生状况:在凶杀案中受伤的5名学生已在2010年11月全部返校学习。5名学生的精神状态都很良好,乐观。

重新翻看了新闻以后,本来高扬的写作欲望刷拉就降下去了——

1.出了事日本媒体一直在反思哪里做得不好,但中国新闻里除了案例本身之外着重点在写哪里做得好(教师旁观者救助不是应该的吗?确实是挺正义挺伟大的,百科还有专门一条[见义勇为者]。)

2.郑民生一生简单三句话盖过,①是好人②恋爱工作失败③仇恨社会;我这样一摆估计大家看明白了,这①②③根本就是脱节互相不搭嘎的,不知道哪里来的神逻辑“虽然他本是好人但恋爱工作失败了于是就仇恨社会残杀小学生了”by邻居大妈的结论大家居然都认可了,我囧,大大的囧。人家爹妈是谁,家里有什么人,大家关系怎样都还没搞清楚--换句话说,连犯罪动机都没有弄明白,就为了平舆论仇恨,案发一个月后执行了枪决,事情就算完了,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处理方法的。最可怕的是,大家都觉得这样OK,还大快人心。明明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啊。

3.事后的处理简直没法比:除了维基百科上的,据我所知,每年池田小忌日时受害者家属有集会,还会上新闻倡导要关注犯罪受害者及其家属,并提醒大家不要懈怠以防类似事件发生;心理创伤的治疗依旧在继续(15年了);专门成立校园危机干预中心,不仅仅做创伤治疗,还做校园管理的研究,积极学习欧美先进的保护儿童的经验教训blablabla。中国事后处理:受害者家属,抚恤金;现场目击的孩子,心理教育课;外加,尽快毙了郑民生,大家伙点个蜡赶紧忘了罢,OVER了赶紧去生二胎!

真的就这么OVER了。枪毙之后的消息真的没有了。

4.有问题归社会。郑民生犯罪最大的责任在他自己,然后再考虑到他亲近之人的教育和关爱(当然咱连他爹妈干啥的有木有结婚都不知道)--这才是正常的思考方向!!他说要报复社会这就一定是社会的错吗?确实社会转型确实矛盾激显,这是大背景,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但同样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其他人并不跟他一样;被领导攻击的,被分手的人很多,但到了他这里就成了犯罪的导火索,里面有更深的理由,可惜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落后的简直没法比。原意是要写一篇学术点的、高大上点的、有关犯罪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的、文章,结果现在除了吐槽我是真的喷不出来了。

我现在的心情就是:

尼玛这样也行,太丧心病狂了。

------吐槽的人难免被吐槽的分界线---------

看了楼下很多人的评论,对于下面这两条谈谈感想吧。(评论原文见下方)

1.社会上真的有很多家庭没法管或者不管的精神病患者晃荡,一堆定时炸弹。

2.日本过度报道引起了加害者家属自杀,无法正常生活,日本那种处理也不见得多好。

首先第一条精神病患者的问题,我决定另开一篇文谈谈这个犯法精神病患者,在此不多赘述,只3条:

①有分析统计表明,精神病患者群的犯罪几率是一般人群犯罪几率的1/3,反过来说,正常人犯罪的可能性比精神病患者高3倍,要为了人生安全社会安全一定要防备什么人的话,建议大家防备“自己人”。隐藏患者与治疗不到位的问题的确严重,这是问题;但跟犯罪问题是两码事。

②精神病患者也有人权,他们也有使用公共设施的权利,自由行走大地的权利。

③现在世界最先进的精神病患者的支援,不是家庭内部问题内部解决,而是community里大家一起合作。

OK ,第二条日本媒体的问题。

其实楼下评论的十分到位,日本媒体的过度报道,一些对受害者的扭曲报道(比如跟踪狂杀人事件里常有两人认识交往过等不实报道)暂且不论,对于加害者简直祖宗十八代都被刨出来了,于是不仅楼下评论里提到的宫崎勤家人自杀,秋叶原杀人事件的凶手的家人也自杀了,其他一般犯罪者的家庭很多遭受了无法愈合的打击。

我自己应该没有在知乎提起过,2014年的时候,曾去东京参加<性依赖问题关联学会>,日本有个榎本clinic,专门治疗有过性犯罪的人、支援其家属的,这个学会主办方就是他家。里面有个老师做的是有过性犯罪的人的家人的援助小组,他的发表是以秋叶原事件凶手的弟弟自杀前的留言为开头的--「与我而言,要活的理由,比不过要死的理由。无论我如何去想,都想不出来。我还有什么理由活下去呢?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秋叶原事件后6年,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是犯人的弟弟这一事实。加害者的家人,是不能够幸福的。这就是现实。我决定不再活下去。」老师说,加害者的小组里,有一个70多岁的老头,他是杀人罪,不过因为是对方挑衅,最终酌情判了6年。他的长女婚约因此被取消,后自杀;长子抑郁,长期与精神科医院打交道。可能有人读过,东野圭吾的小说《信》也讲的是这样的故事。

这的确是媒体报道的问题。

但,我觉得至少人家挖掘的深度跟国内新闻里只挖邻居大妈评论的不一样,而且,隔一段时间媒体都会重新把这些案件拿出来说一说;还有人编著《日本の児童虐待重大事件2000-2010》,虽然太贵了买不起- -

南平这个事,现在除了受害者家属,大家都不痛了不关心了。

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比如神户酒鬼蔷薇事件的少年A,他入狱之后,对被害家庭的赔偿金,有一部分都是少年A的父母写有关少年A的书得来的印税,所以市面上有关他的书,有的是他父母主动提供的信息。

回到郑民生这个人身上来,说到现在,我依旧觉得死刑执行的太快,让人没有机会好好了解这个人--他在案发前遇见了什么事(triggger)说过怎样的话,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执行计划的,他小时候有无虐待小动物?他真的是精神病人嘛?他以前真的没有过犯罪前科吗(尽管没被抓到)?说真的,我亦并不希望这些由媒体来公开,但在相关调查警察可能都不做的情况下,也只能求助媒体--但现在这些问题已然沉入水底。

当然我发这篇吐槽文的本意是想了解下事后心理干预的情况,受害者家属现在都得到哪些支援。可惜,好像都没有。

--------------------------

忘却,真的是良方吗?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