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古筝弹奏、悠扬的戏曲……近年来,这些充满古风的传统表演在抖音直播间轮流上演。 。 镇江男孩王彬彬唱锡戏,用优美的歌声安抚异乡游子的乡愁; 来自南京的女孩高子涵,演奏着意境十足的二胡和悠长的琴音,吸引了很多年轻网友的关注; 常州女孩木雪儿(艺名),身着汉服,弹着古筝,尽显江南水乡的曼妙之美……还有更多像她们这样的年轻人,带着她们的身材活跃在直播间。自己的绝活,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大批观众面前,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甚至“10后”爱上了传统文化,点燃国潮。
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万慧娟
1、与西剧大师同名的家伙的观众在直播间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说起王彬彬这个名字,相信很多熟悉戏剧的朋友都会想到锡剧大师王彬彬先生。 如今的锡剧圈,一位与老人同名的90后小伙王彬彬也在努力追寻锡剧梦。 他还入驻了抖音直播间,将本土剧《西剧》带入了大众视野。 “阿姨,我把那份爱唱给了北京城……”镜头前,这位90后的帅气小伙子优雅地唱出了经典曲目,让不少老观众热泪盈眶。 以前只能看剧,现在打开手机就可以看。”
王彬彬,出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江南大学国际会计专业。 谈及与西剧的缘分,王彬彬笑称,这确实和他的名字有关,“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偶然看到西剧大师王彬彬先生去世的消息。 ,新闻上。看完老先生的艺术人生,我很感动,对戏曲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找了一些唱段来听,没想到被优美的曲调所吸引。没多久我就自学了戏曲,能唱一些简单的段落了。” 进入大学后,王彬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西剧老师家请教。
毕业后,他到常州电视台实习,成为一名话剧主持人。 2014年,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承接话剧演出。 2020年疫情期间,他通过朋友介绍接触了直播。 ”当时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演《珍珠塔》的,没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因为《珍珠塔》在江南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有观众表示,别人在外地,听这部剧让他们想起了在家乡的旧时光,缓解了乡愁,我听了很感动。”
如今,他直播已经四年了,1000多场直播吸引了超过10万粉丝。 他说:“唱得踏实、表现得天真的演员才叫艺术家,这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我觉得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直播的形式,一种机会。”
2、直播间拉二胡的女孩实现了将民间音乐带给更多人的梦想
晚上九点多的抖音直播间里,高子涵坐在镜头前,手指上下颤动。 一阵激昂的旋律渐渐缓下来后,她左手按下滑音,右手迅速举起,用颤弓技能模仿出声音。 马的嘶鸣声响亮,《赛马》的曲调欢快而富有节奏感。 歌曲结束后,网友们开始购买礼物,进入点歌环节,她拉出了《茶山情歌》、《中国民歌》、《燃烧的花朵》等歌曲。
南京女孩高子涵今年29岁,从5岁开始学习二胡。 “我第一次看到老师手里的二胡,两根简单的琴弦,一对普通的管子,就能演奏出如此丰富的音色,我立刻就被它的音色迷住了。” 紫菡从来不觉得练琴辛苦,她很有自觉性,也不需要家长监督,每天练三个小时。
一路顺利,他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乐器演奏专业。 硕士毕业后考入南京演艺集团担任二胡演奏员。 “其实我们这一行的就业方向只有三个,进乐团、当老师、开钢琴店。我想尝试另外一条路。” 几款拉二胡的短视频作品逐渐吸引了一批热爱民乐的粉丝。
2022年初,高子涵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了直播,不仅让更多的人发现了二胡的魅力,也吸引了很多网友给她打赏。 《葬花歌》《二泉映月》都是非常受观众喜爱的歌曲。 观众经常索要歌曲并提供奖励以示鼓励。 高子涵告诉记者,直播间的总观看人数接近50万人,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万人。 “抖音帮助我实现了让更多人听到二胡的梦想。”
现在,每天晚上九点,高子涵都会定期开启直播,高子涵手中二胡的精彩反应,让直播间里的人越来越多。 一年多来,高子涵在抖音上表演了上千首歌曲,“我的粉丝有80后、90后、00后,也有想学习、经常和我交流的年轻人,我也打算做未来会在演出中加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创新元素。”
3、身着汉服、弹琴的江南姑娘,尽显家乡的婉约之美
身着汉服,弹古筝,温柔水润的“琴筝小狐狸”出现在直播间,让屏幕前的观众如沐春风。 这是一位弹古筝的美丽姑娘。 在她的直播间里,她可以播放《青花瓷》、《兰亭序》等流行歌曲。 “勤真小虎”叫穆雪儿(艺名),90后,常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她笑称,有粉丝和观众表示,她不是最专业的古筝博主,但她是最用心的。
初中时,她才第一次接触古筝。 她在兴趣班学习了三年。 高中时忙于学业生活网消息,她暂时搁置了古筝的爱好。 直到上大学,她才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跟声乐系的学长学习古筝演奏。 穆雪儿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在常州当地一家婚庆公司从事策划工作。 2020年,因为疫情,我经常宅在家里,所以我开始接触短视频平台。
她非常喜欢古典服装。 起初,她喜欢穿旗袍直播。 后来,她逐渐发现汉服越来越流行,于是她变身“汉服小姐”。 “直播要有自己的特色,光服务于道是不可能吸引观众的,所以我也把古筝搬进了直播间,开始把内容改为穿汉服弹古筝。本来是一次偶然的尝试,没想到渐渐地,很多观众开始点歌,于是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买了很多乐谱,在家研究如何播放更多的歌曲,渐渐地,他们学会了气场《十面埋伏》《白马》的歌曲,手速快的歌曲,还有《半山听雨》《雨断江南》等古歌,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学会了数百首歌曲,现在我可以演奏大部分粉丝要求的歌曲了!”
今年6月,她和朋友开了古风工作室,直播和视频拍摄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尝试利用抖音平台传播我们的传统服饰和民间音乐,让大家通过直播间体验到江南水乡的曼妙之美。”
主播们盈利不错,期待传统文化被更多人喜爱
近年来,戏曲、民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苏日益普及。 2022年,江苏非遗直播观看人次将达17亿人次,是2019年同类直播的40倍以上; 非遗短视频直播场次将达226亿,是2017年同类节目的2000多倍。仅过去一年,江苏非遗直播场次就超过51万场,观看人数达17亿人次。
随着观众的增多,江苏非遗从业者表演“云端”的热情高涨。 一年来,全省3.4万名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过675万小时的技能表演。 全国每1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播中,就有1名来自江苏。
戏曲、曲艺等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不仅在抖音上获得大量关注,还成功通过演出创收。 王彬彬告诉记者,锡剧直播四年,缓解了公司此前接不到线下演出的困境。 现在工作室的收入还不错,这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高子涵说,直播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生活。 两年多的时间,她在抖音上收获了52万粉丝和146万点赞,直播打赏也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木雪儿笑着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一套汉服要几百块钱,贵的可达四位数。 现在直播的收入基本上可以让她实现“汉服自由”。 多买几套汉服就够了,继续投入新古风视频的制作,形成更加良性的循环。
不过,几位主播表示,能够创收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但他们最期待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形式,在新平台上会被更多人看到和喜爱。 (扬子晚报)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