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平9月17日电 (叶国宝 张立军)松溪河发源于浙江省第二高峰清远县百祖山。 它一路蜿蜒南下,流经松溪县、政和县,到达福建省。 到达建瓯市,急奔涧西河,汇入闽江,投入东海。 松溪县正墩镇眉口村勒住了松溪河的“尾巴”,使水流更宽、流速更慢,形成了独特的水运码头,积淀了独特的古港文化。
松溪县因“松树百里,碧水长流”的美景而得名。 自古以来众多的码头中,以名口港最为典型。 早在南宋时期生活网资讯,梅口村就开始种植樟树。 至今,河边仍有108棵樟树郁郁葱葱,树龄均超过百岁,最大的一棵树龄近500年。
走进港口,脚下光滑的鹅卵石路连接着村庄和码头,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来无数行人南北迁徙的故事。 据《松溪县志》和《建瓯东门码头航运史》记载,松溪的茶叶、瓷器、木材、桐油等货物通过水路运至建瓯,再转运至福州,销往东南亚和日本。
梅口港自古就是闽北、浙南边境的交通枢纽之一,曾是闽北最繁华的商品运输码头之一。 最高峰时,港河上同时停泊着200多艘商船,500多名船工忙碌着。 七十多岁的叶文富老人说,村里曾经住着18户姓氏,有18条巷子,延伸到18个码头。 至此,卢、叶、范三个家族完整保存。
明清时期,朝廷在眉口港设立“巡堵”机构,履行“钱通”职能。 “潮关”是征收关税的地方。 因用纸币纳税而得名,证明了当时眉口港水运贸易的繁荣。
沿着小巷行走,随处可见具有闽北特色的明清建筑,曲径通幽,排列有序。 其中,卢家宅院保存完好。 经过仔细对比,我们发现每栋建筑的鹅卵石墙基都修成了统一的“等高线”,原来这是先民们在多次洪水过后划出的水文“警戒线”。
南方明清建筑的外墙通常分为墙基、墙体和防火墙三层。 但奇怪的是,梅口港的明清建筑都是建在“等高线”上,坚硬严密,高度约0.4米。 一层青砖。
松溪县正墩镇宣传委员叶明表示,如果洪水超过警戒水位,青砖层不仅可以防止洪水浸泡,还能封住进水的蛇虫鼠蚁。顺水入屋,一石打死二鸟。
登上梅口港祈年台观水情,远眺雄伟的湛炉山和清雅的松溪河,不禁让人想起: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划着闽船。河边,在梅口休息。 卜,跋涉到昆吾山,用三年时间炼制了“天下第一剑”的湛卢剑。 昆吾山因剑而改名“湛卢山”。 宋代代理学者朱熹划船溯涧江,停梅口港,登上湛卢山,宿宅讲学,赋诗吟诗,留下了一段传承新学的佳话。 -儒。 (超过)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