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2023-09-13 05:00:29
刚好我的一篇文章适合这个话题,先说说我的减肥经历,在从医学角度给各人分析一下现有的减肥药物,希望对你有资助!
我曾今也是个胖子,175cm,最高到达180斤。那是在高中的时候,家里的伙食太好,每天复习高考,零食不停。于是,体重自然无法控制。
好在后来上了大学,时间变得宽松,也更多的住在学校,没有那么多零食和妈妈的无微不至。每天下午打篮球,晚上跑步,于是体重减到140斤。
整个人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前的衣服全都穿不了了,所有的衣服都换了一遍。
后来工作太累的时候,对饮食会稍有放松体重也会在10斤的范围内出现反弹。
对于减肥,最重要的是经验是:你需要永久的改变生活和饮食方式,否则所有的减肥努力都会白搭。
不知道你各人有没有吃过减肥药,下面的这篇文章就要从医生的角度跟各人介绍一下减肥药物的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秘密,希望对广大想要减肥或者减肥乐成的人有所资助。
你真的了解你吃下去的减肥药么?
在你期望这些药物对自己的身体发生神奇作用的同时,你真的了解药品背后的秘密么?
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让各人对减肥药物和药物的上市审批过程有所了解。
让我们先看看曾今风靡一时的减肥药物“曲美”。这个药物的主要身分叫做西布曲明,作用是抑制食欲。
“曲美是目前全球科技领先的、具有独特双重作用机理的、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减肥药物。西布曲明被欧洲CPMP(专卖药品委员会)确定为减肥首选药物。”
这是百度上对曲美的介绍。曲美上市的时候可是刮起了一阵旋风。不但迅速占领市场,甚至一度垄断的国内的减肥药物市场。看看产物代言人的级别,能请到其时最当红的明星范冰冰和巩俐,产物影响力可见一斑。
谁知道情况很快出现了反转, 2002年也就是FDA批准药物上市5年之后,欧洲药品监管部分对西布曲明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使用西布曲明的受试者体重减轻的只比使用慰藉剂的人高了2.5%,但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却升高了16%。
减肥效果如此之低,而心血管风险如此之高,服用这样的药物一定得不偿失。重点是,心血管的损害经常是难以逆转的,及时停药也不会恢复。所以有的人说,随便吃点减肥药
,减不下来也没坏处,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
到了2010年,国家药监局就宣布国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打消其批准证明文件,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曲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再说一个更恐怖的,还有一种类似的减肥药物叫做安非他命。
早在1959年安非他命就获得FDA的许可,用于短期治疗肥胖症,但是一旦病人停止用药,体重就会反弹。不但如此,这个药物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因此很快被全面禁止。你也许没有听说过安非他命,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他的衍生物,也就是甲基安非他命,就是传说中的冰毒。
冰毒的作用谁都知道,可以让人兴奋,活跃,还有一个作用一般人不会想到,就是抑制食欲。完全可以想象吸完毒的人,都会飘飘欲仙,兴奋不已,不吃不喝都精力充沛。但是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减肥,后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这样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还能上市呢?药物的试验和审批环节都在干什么?
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得普及一下,药物上市的临床试验和审批过程。先说说FDA,FDA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虽然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机构,但是全世界公认美国FDA是最权威,也是最严格的。一般美国FDA只要批准了,其他国家就会相继批准。
下面说说药物的临床试验问题。药物的临床试验主要分为4个阶段。但是即使是如此严格的FDA在批准药物的时候也只需要完成3期的临床试验。
那么每一期临床试验都是感谢什么呢?
如何保障我们吃下去的药物都是宁静可靠的呢?
一期临床试验
一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开端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宁静性评价,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就是说,一种药物从细胞或者动物身上产生了作用之后首次应用到人体。主要是看人类吃了这个药会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
这样的试验还是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虽说这个药对于动物(通常是小白鼠)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人类吃下之后会如何,会不会威胁生命,会不会变异成外星人,没有人知道。所以一期临床试验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药,而且受试人群也非常少(大多只有10〜100例)。到场一期试验的这批人群通常有非常高额的补贴。如果不是这么高额的经济补贴,谁没事做会愿意去当试验品?
一期临床试验通常要求志愿者在研究期间住院,每天对其进行24h的密切监护。慢慢的增加一些药量,但是这个增加也很难掌握,虽说谨慎的加量,但是不良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皮疹、疼痛之类,或者是常见血清学检查的改变,并不会对恒久的影响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通过一期试验的药物,是绝对不宁静的。即使通过了,也只能说暂时的相对宁静。
一期临床试验还需要评价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等问题,好比药物吃下去之后多久会吸收,多久会在血液里到达峰值,多久失去疗效。所以需要不绝的抽血、丈量各种指标,所以到场一期临床试验绝不会太舒服。
二期临床试验
药物通过了一期试验,就可以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除了继续评估药物的宁静性和最佳剂量之外,重点是研究药物的疗效。
需要应用慰藉剂或已上市药物作为对照药物对新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很多药物在动物身上有效,在人体却收效甚微。简单来说就是看看这个新的药物到底能不能治病。
能够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在所有药物中已经微乎其微,而三期临床试验的投入也要远远高于前两期。所以说批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应该是十分谨慎的。
三期临床试验需要充实评价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宁静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实的依据。
三期临床试验不但要增加受试者的人数,还要增加受试者用药的时间。国内很多医院都到场到了三期临床试验中来,因为中国的病人多,样本量大,很多国外的药物都把中国作为三期药物试验的重要基地。
尤其是针对许多抗肿瘤药物、血液病、风湿免疫疾病,很多大型医院都会提供三期临床试验的机会。很多病人因为走投无路,现有药物又取得不了理想的效果,抱着死马看成活马医的心态积极地到场临床试验。这样的临床试验,一般是免费,有些需要支付一些基础的费用,有的会赠送部门药物,还有的不但分文不取,甚至还有补贴。
在中国,很多时候能到场临床试验甚至是弥足珍贵的机会。
首先,对于部门贫困人群来说,如果不能到场就意味着回家等死。打个比方,很多肿瘤患者原来就时日无多,哪里会去关心这个药物吃多了会不会对我的肝肾功能,心脑血管或者生儿育女产生影响,多活一天是一天而已。
其次,有些新药只是原有药物某些身分的调整,没有改变主要的化学结构(好比我们常说的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辛伐他丁和阿伐他汀)。这类新型药物宁静性是基本可以包管的,到场研究基本上意味着可以获得免费的治疗机会。
但是,不得不提到的是之所以称为试验,试验的目的差别,有些时候需要有一个慰藉剂组。也就是说,有的患者拿到的只是“糖丸”,也就是慰藉剂。因为是随机、双盲,制止主观判断对药物作用的评估,医生也不知道哪个患者吃的是真药,哪个患者吃的是糖丸。一旦你吃的是糖丸,虽然免费,但是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因为如此,患者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慰藉剂,经常接纳非常手段,或是勾结医生或是勾结药物企业。但是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现,所在医院就会被取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
在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药物就可以被批准上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药店买到这样的药物了。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四期临床试验。
四期临床试验
也就是新药在获准上市后,在全球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了解其不良反应情况。此前的临床试验,经常只有几周,最多几年的研究。对于药物的恒久效果或者是不良反应无法做出评判。有的药物,在全球上市之后,各地的医疗机构会频繁的报道这种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FDA经过数据的收集,会再次评估该药物的宁静性。简单来说,某个药物可能用3-5年都没事,但是用到10年,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说吃到10年这个药物就没什么用了。这样的情况,是药物上市前无法了解的。
很多药物都因为出现了恒久的不良反应,被FDA禁售。好比此前说的“曲美”和安非他命。
相信各人看完之后,对药物的临床试验和上市过程已经有所了解。下面要说一下其中的“猫腻”。被FDA批准的药物就真的宁静么?
1.为什么很少有药物不能通过三期临床试验
各人自己想想为什么?药企投资了上亿资金甚至几十亿几百亿来研发一种新药,进入临床研究之后如果出现了一些企业不想见到的情况,好比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的亿元级研发资金打了水漂。一种药物的研发失败,甚至整个药品企业都可能破产。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不难想象企业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药物活下来。这些方法也成为了一些药品企业不能说的秘密。
重复我之前在奥运会裁判问题上说的内容,只要有人到场的活动就无法做到绝对的公正。医生对于疗效的判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药物可以盲法(就是医生患者都不知道谁用了试验药,谁用了慰藉剂),但是很多医疗器械却无法做到盲法,好比植入体内的人工质料,新产物和老产物可没措施像糖丸一样做的一模一样。医生可以很清楚的知晓哪一个患者用了新产物,而哪一个患者用了慰藉剂。如此一来,判断一定受到影响。再加上药品企业的作用,药物通常会顺利的通过三期临床试验,得以上市。(这个问题不但仅是说中国,也无需对号入座,其实哪里都有,西方国家可能更加严重。)
虽然在药品上市的过程中,医院政府可以被公关,但是药物上市后的临床效果却无法公关。病人服用后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公关所掩盖不住的。所以,许多药物在上市捞了一笔,或者说捞回本钱之后,不得不退市。这其中亏损和买单的人是谁呢?不消问,只有患者。那些期待药物产生神奇作用的人。
2.传说中神秘的中草药身分
再拿“曲美”举个例子。前面说过,西布曲明作用于神经中枢,通过抑制人的食欲,到达减肥的效果。药物企业生产销售这个药,后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布禁令,药品就在一夜之间全面下架,那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也同时销声匿迹。不可否认,这所有的过程都是完全合法的。
但是,针对那种中草药茶身分的减肥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个身分说白了只有两类,要不就是添加导泻身分,好比各人都知道的番泻叶,喝了之后狂拉不止,体重怎么会不减轻?要不就是添加抑制食欲的身分,也就“曲美”里面的西布曲明。
然而这些添加都打着纯天然中草药制剂的幌子,因为是中草药,所以化学身分很难定义。不但监管部分也难以管理,消费者也会被“纯天然”“中草药”“祖国医学”这些词语所迷惑,以为泡两袋茶就能瘦身减肥。相对于FDA批准又撤回的药物来说,这种打着“中草药”幌子的药物危害更大。
再说说其他两种著名的减肥药,也是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最火爆的减肥药物。
FDA目前唯一批准的减肥药物——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近几年在减肥市场掀起一股热潮。奥利司他是长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能阻止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
和单酰基甘油,使其不被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简单的说奥利司他可以抑制人体消化脂肪。这个药物让人们无法消化过多的脂肪,就是说吃进去也不能吸收。也有人称之为“排油丸”。
药物说明书上也要求患者低脂饮食,因为消化不掉的脂肪会直接排出了,那种每天拉肚子的感觉并欠好受。而且药物仅仅抑制了一部门的脂肪吸收,也就是相当于少吃了几口肥肉而已,其他的高热量食物依然可以导致发胖。
1997年奥利司他首先在阿根廷上市,2000年在我国上市,2005年在我国转换为非处方药。2007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非处方药上市。可见这个药物从最早的阿根廷上市算起也仅仅不到20年,而对于医疗数据比力完善的美国,仅有不到10年的用药历史。
即使如此,从2011年开始,也就是在我国上市的第6个年头,针对该药物的负面报道就已经浮出水面。以下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官方网站上的内容: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陈诉数据库中有关奥利司他的病例陈诉120余例,主要不良反应体现为便秘、腹痛、腹泻、头晕、月经紊乱、皮疹等。2010年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修订奥利司他制剂说明书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0]359号),已要求在国内对奥利司他制剂说明书内容进行更新,加入相关的警示。
2011年3月4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3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减肥药奥利司他宁静性问题,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该品种以及该品种宁静性问题,以降低用药风险。”
虽然如此,目前对该药用于肥胖患者的总体风险/效益评价仍是正面的。但这仅仅才6年时间,再过几年之后会不会出现逆转,谁也不敢说。
健身房里的减肥神器——左旋肉碱
首先明确一点,左旋肉碱并不是减肥药,很多地方把他定义成减肥的营养增补剂。
左旋肉碱 (L-carnitine),是一种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 因为他是人体自身能产生的物质,所以他的宁静性相对比力好,甚至在婴儿奶粉中也会适当添加左旋肉碱。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左旋肉碱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脂肪的代谢过程要经过一个障碍,障碍就是线粒体膜,线粒体可以燃烧脂肪,使之释放能量,被身体消耗,但是长链脂肪酸通不外这道障碍。左旋肉碱就起到了搬运工的作用!把长链脂肪酸一点一点地搬运到屏蔽外面,送给线粒体,让它进一步氧化!
百度百科用盖楼的砖块和货车来形容左旋肉碱的减肥机制:
“左旋肉碱只是一种运载工具,至于到底消耗多少脂肪,并不取决于左旋肉碱。这就好比盖楼需要的砖都是用车来运输的,但盖楼消耗多少砖并不取决于车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楼的巨细和结构。简单地说,如果运动量(能量消耗)不大,脂肪消耗不多,只是增加左旋肉碱并不会增加脂肪的氧化功能,故而对减肥并无资助。一般情况下(运动量不是很大),人体会自行合成足够的左旋肉碱,不会出现左旋肉碱缺乏的问题。
只有在运动量很大,如运动员或运动健身人士,单元时间内能量消耗较多,脂肪氧化供能“流量”较大时,才有可能(很多研究陈诉支持,也有研究陈诉否定)出现左旋肉碱合成“相对不敷”的情况。此时,额外服用左旋肉碱,扩大运输车队(载体)的规模,在单元时间内给工地(线粒体)运送更多的砖(脂肪酸),显然有利于氧化消耗掉更多的脂肪。”
然而,目前针对左旋肉碱的不良反应报到较少,偶尔有头晕、腹泻,或是夜晚服用会让人兴奋失眠的报到。总而言之,自己分泌的会比力宁静。为什么说是健身房的神器,因为那里的人基本上都有着较大的运动量,也需要更多消耗脂肪的载体。相反,如果你的运动量连自身的左旋肉碱都消耗不完,外来的增补更是毫无作用。
写了这么多,希望各人以后不要对减肥药物抱有过多的期望。同时,了解了药物审批的环节之后,能对所谓的国外新药、特效药、某某亲戚从美国或者欧洲日本带来的神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谓新药,就是没有经过长时间临床研究的药物,且不说疗效,远期的宁静性是难有保障的。
药物企业也的经济利益第一位,他们的目标也是挣钱,治疗效果只是药企挣钱的一种方式而已。想做出最好的药物,可能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目标。企业会雇佣这样的人,但这不能成为企业的目标。这无可厚非,因为企业的目标永远是盈利和生存。只要能卖药赚钱,保持企业的利润,发得出工资,能不能治好病并不是他们的首要关切。
就像厨师的目标是做出最好吃的菜,而饭店希望卖掉的是最赚钱的菜;建筑设计师的目标是设计出最完美的建筑;而开发商则希望卖掉更多的房子。两种诉求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能划等号,有时候甚至渐行渐远。
药品企业也是人组成的,如果一个药能治好癌症,但是不能赚钱,我敢打包票,药厂是绝对不会生产这种药物的(好比有些廉价的救命药,必须国家补贴才气生产)。说来说去,好像又扯远了。
关于药物研发的问题和猫腻,下回再说。
欢迎关注我 吊儿郎当的外科医生
或者我的知乎专栏 外科医生的日常 - 知乎专栏
很高兴和你一起分享!